小儿发热的中医外治疗法小儿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

飞翔说健康 2025-01-21 23:50:06

小儿发热的中医外治疗法

小儿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

全,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差,且汗腺也未发育完全,因此较成人而言更

容易发热。临床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腹泻脱水、心率增快等,严重

者可发生惊厥。中医在治疗小儿发热方面,拥有独特的特色疗法。

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高限。一般认为腋下 体温超过

37.4° ,口腔体温超过37.5° ,或肛温超过37.8° 属于发热。

发热的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标淮:

1. 低热:体温为 37.3°C~38°C。

2. 中热:体温为 38.1°C~39°C。

3. 高热:体温为 39.1°C~41°C。

4. 超高热:体温为 41°C以上。

辨证论治

--外感发热

病因病机

外邪➩人体➩邪正相争➩发热

六淫、疫疠之邪

治法治则

外感发热➩邪有出路➩驱邪退热

退热治则

祛风解表、清热解毒、解表散寒

风寒表证

症候: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

鲜红。

推拿治疗

治则:疏⻛散寒、发汗解表

处方:开天⻔、推饮宫、揉太阳、揉耳后高⻣、推三关、掐揉二扇⻔、掐⻛

池、清天河水、捏脊。

加减:咳嗽、流清涕加清肺经、揉肺俞;腹胀加揉板门;大便干加清大

肠。

风热表证

症候: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浊涕、舌质淡红、苔薄⻩、指纹红

紫。

推拿治疗

治则:疏⻛解表退热。

处方:开天⻔、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内劳宫、退六腑、大椎、

倒捏脊。

加减:热重拿肩井、挤捏大椎、曲池;咳嗽有痰加清肺经、大便干加清大

肠经;舌苔厚、口臭加清胃经;腹胀加揉板门。

--阴虚内热发热

病因病机

阴虚发热➩体质素弱➩欠病伤阴➩水不制火、阳热偏胜。

症候:

午后发热、手足心热、盗汗、舌红苔剥、脉细数无力、指纹深紫。

治则:滋阴清热。

处方:补肾经,补脾经、清肝经,揉二⻢,揉内劳宫、运水入土、揉涌

泉、揉足三里、捏脊。

 加减:大便干加清大肠经;夜眠不安加捣小天心,清小肠经;盗汗加揉阴

谷穴。

--积食发热

病因病机

肺胃实热➩外感误治➩乳⻝内伤➩肺胃壅实➩

郁而化热

症候:发热以午后和夜间热甚,唇红便秘,夜寐不安,喜俯卧,常伴口

气、舌红,苔黄厚腻。

治则:消⻝导滞。

处方:清补脾经、清胃经、揉板⻔、四横纹、清大肠、摩腹、揉中脘。

加减:热重加清天河水、拿肩井、大便干加运水入土;食积重加掐四缝;

伴咽喉肿痛加掐少商、商阳。

--气虚发热

病因病机

气虚发热➩劳倦过度➩久病失调➩元气不足➩阴火内生

症候:劳累后发热、动则自汗、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

力、指纹色淡

治则:健脾益气,佐以清热。

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摩腹、分手阴阳、揉脾俞、揉肺俞、

清天河水、捏脊。

加减:汗多加揉阴谷穴;消化不良加揉板门;大便干加清大肠经;易感冒

加揉一窝风、外劳宫穴。

刮痧疗法

取穴:外感发热取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等表现

咽红肿痛者取穴为颈部胸锁乳突肌两侧。

放血疗法

发热患儿:可酌情取耳尖、太阳、大椎、曲

池等穴。

适应症:各类发热。

咽喉肿痛患儿:选取少商、商阳。

适应症:由于上呼吸道感染、疱瘆性咽峽炎、急慢性扁桃体肿大引起的

咽喉肿痛。

操作方法:局部消毒,采用针快针刺法,并挤出4-8滴血液。

拔罐疗法

发热者,常与放血疗法配合而用,取穴为大

椎及足太阳膀胱经。

0 阅读:4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