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孔子因为孺悲“不合礼” 然后以“疾”避而不见,然后又“歌以闻”。 往深点,我们可以如何解读? 第一 分寸感——孺悲的目的是好的,但方式不对:没有遵循孔子的原则;不能因为“自己觉得有理”就无视别人的合理感受; 第二 孔子的仁提现在哪?拒绝你,但明白告诉你,我在,但我拒绝你——提醒你,你是不是有什么值得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孺悲的困境,遭遇,其实是我们许多人都有过的经历: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正当性,忘记照顾他人的合理需求。注意,是合理需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理解他人所欲。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孔子因为孺悲“不合
肆点和肆点
2025-01-23 11:37: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