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读了一下冯布劳恩的ProjectMars,才发现它其实是一本科幻小说作者

墨者在此 2025-02-07 07:38:39

仔细读了一下冯布劳恩的 Project Mars,才发现它其实是一本科幻小说

作者是浸淫于火箭技术并领导大火箭研发二十多年的人,其目的是为了让对火箭技术感兴趣的年轻人,以及公众们了解到火箭技术除了用于军事目的之外,还可以应用在星际旅行,这是一个非常壮阔的应用场景,充满无限挑战和想象

它需要非常多领域和学科的知识,也需要无畏的企业家,开明的军事家,以及敢于冒险的金融家一起协作

另外,作者也指出,自己写此故事的方式是建立在一个假想的故事中,但其中的技术和参数全部都是真实的或者经过推算的

诸位,这应该才是真正的硬科幻啊 !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细节,作者连火星居民底下地下都市的尺寸,深度,住址的编码方式都考虑了....实际上细节非常多,包括教育,饮食,审美,政治,生育等等可都提及了

尤其有趣的是,作者在序言里所说,他认为火星其实是非常不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

它就像但丁笔下的地狱 !

但作者为此构思了一个已经非常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火星人,他们远比我们地球人的科技要先进的多,他们比我们更多的理解科技会带给人类什么

也就是,作者实际上构思一个火星文明其实只是希望让人们可以进行哲学思考,是种思想实验

所以,此书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硬科幻,甚至科幻小说的典范和高峰之作,但可惜硬科幻小说的名单中并没有此书

最后,有两点需要注意的是:

1. 作者批评了一些科幻小说使用没有经过考据的技术,比如使用原子能推力的火箭,他委婉的表达了那是不可行的,但是大家需要注意,按这个评价,作者必须要读过提出过这个概念的科幻小说才行,大家可以去查一下,最早提到原子能作为推进方式的我记得好像星球大战? 那是1970年代的事情了

2. 作者指出,他写此书的时候正是世界大战的结束之时,火箭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很大的潜力

我们知道,其实德国没有发射过什么火箭,都是后期杜撰的,此文中提到的计算机也是使用纸卡作为输入方式的,而且还表示这种方式非常消耗纸张....我们知道,其实1952年之前,近代都没有这种计算机

.

0 阅读:27
墨者在此

墨者在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