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向孙悟空借一个“紧箍”

知识本色 2024-11-04 18:23:34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本领高强,天不怕地不怕。

可就是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在观音菩萨赐予的 “紧箍” 面前,也不得不收敛他的野性。

唐僧念起紧箍咒时,那钻心的疼痛让孙悟空不得不乖乖听话,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而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面对孩子种种表现显得无能为力的家长朋友似乎也渴望有这样一个神奇的 “紧箍”。

现实中,孩子还真需要一个神奇的“紧箍”。

传统中,这“紧箍”可能就是一个让孩子“怕”的人,比如拿着家法的父亲、手持戒尺的先生。

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个“紧箍”不是要让孩子承受痛苦,而是一种规则和边界的约束。

孩子就像孙悟空,天性中带着纯真的同时,也有无穷的探索欲和叛逆心。

如果没有约束,他们可能会在成长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如同脱缰之马,肆意驰骋却不知何处是归程。

在家庭中,严格的家规就是“紧箍”。

明确的作息时间、礼貌待人的要求、诚实守信的准则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则,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红绿灯。

当孩子不想按时睡觉,熬夜玩耍时,家规这个“紧箍”就要发挥作用。

父母要像唐僧一样,坚定地执行规则,让孩子明白,违反规则是不被允许的。

这不是对孩子自由的剥夺,而是让他们在有序的环境中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学校里,校规校纪同样是必须的“紧箍”。

尊重师长、团结同学、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作业等,这些规定保障了学习环境的和谐。

当孩子在课堂上随意讲话、扰乱秩序时,老师的批评和相应的惩罚就如同紧箍咒一般,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学会在集体生活中自律,懂得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到社会上,到公共场所,比如交通规则、图书馆阅读规则等都是这种这样的“紧箍”。

然而,这个“紧箍”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

唐僧并不是随意念紧箍咒,而是在孙悟空真正犯错、危及取经大业时才会使用。

父母和老师在教育中也应如此,不能凭情绪滥用权力,让规则成为束缚孩子心灵的枷锁。

我们要让孩子理解规则存在的意义,而不是让他们仅仅因为害怕惩罚而遵守。

更重要的是,“紧箍”的存在也是为了孩子最终能摆脱它。

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

孙悟空在取经的过程中,逐渐从内心接受了约束,到后来,即使没有紧箍咒,他也能自我克制。

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当孩子将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后,他们就能在自由与自律中找到平衡,逐渐变得自律。

这个过程可以参考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应用的道德发展六阶段,但是一般孩子要达到第六阶段即完全自律的状态比较困难: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孩子行为是为避免受惩罚而遵守规则。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孩子遵守规则以获取奖赏,如小红花、表扬等。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努力做事是为赢得尊敬和喜爱的人的认可。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孩子自觉遵守规则,认识到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学生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体贴他人感受并据此行动。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孩子形成内在道德准则,依此行事,坚持正确之事。

我们希望培养出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懂得自我约束的孩子,当他们走向社会,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管,依然能坚守道德和行为的底线。

末了,用《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作结尾:

(唐僧师徒皆受封后)孙行者却对唐僧道:

“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咒儿,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

行者举手一摸,果然无之。

0 阅读:0

知识本色

简介:知识无非三调:调身、调息、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