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间✨原来,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生活哲学

小铮谈文学 2025-03-04 23:42:30
哇塞,《在中间》这本书读起来也太带感了吧!这本书是00后作者罗衣的首部随笔集,读完真的让我有种被深深“治愈”的感觉。 🌍 罗衣,一个有着中法双重文化背景的姑娘,毕业于美国爱默生学院新闻系,常住旧金山、巴黎和上海。她的生活就像一张世界地图,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和思考。这种跨文化的经历,让她对生活有着独特的视角,也让她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关于自我、女性、世界、艺术与美的思考。 📚 《在中间》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随笔集,不如说是一本“生活哲学书”。罗衣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细微事物,从一棵树、一片落叶到一场雪、一盒小饼干,她都能从中提取出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比如,她会把情绪比喻成小饼干,巧克力味的代表甜蜜,苦瓜味的象征苦涩,还有肥皂泡味和日落味的,那些独特又难以名状的感受。这种比喻真的太形象了,让我忍不住去思考,自己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小饼干”呢? 🌆 罗衣的书中,文化碰撞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她在上海的弄堂里寻找儿时的记忆,在旧金山的阳光下感受异国他乡的温暖。这种跨地域的生活经历,让她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她会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很难回答。但罗衣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给出了她的答案。她说,自己就像一个永远在换乘的乘客,不同文化坐标如同纵横交错的轨道,而她用文字记录车窗外的风景明灭。 🌸 作为Z世代的代表,罗衣在书中也分享了许多关于女性成长的思考。她不拘泥于传统框架,敢于表达自我,用文字和图像记录下对世界的独特感知。 她会说,精神是不凋谢的花朵,可以跨越时间和身体的限制。这种对精神力量的强调,真的让我很受触动。 🎨 《在中间》还融入了罗衣的绘画与摄影作品。她的画作色彩斑斓,线条流畅,透露出一种梦幻而又不失真实的氛围;而摄影作品则捕捉了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静止与流动。这种跨界元素的加入,使得《在中间》成为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 读完《在中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被记录和珍惜。罗衣用她的文字和艺术作品,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其实,那些被忽略的细节,那些被遗忘的瞬间,其实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发现那些被隐藏的“小饼干”。 在中间 罗衣 生活哲学 女性成长 艺术与美 阅读感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