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军委二局”:曾成功冒充蒋介石越级指挥国军

羽昕 2024-08-26 10:43:22

1935年春,黔北的夜空笼罩着层层乌云,红军高层的一次秘密会议正在紧张进行。

灯光微弱,室内的气氛却异常凝重。蒋介石正挥军追击,而红军却在敌我悬殊的劣势下,面临着一次生死攸关的战略抉择。

就在这时,一份奇特的作战计划被提出——冒充蒋介石,向国民党高级将领下达虚假的命令。

计划一出,众人无不震惊。这大胆的计谋真的能够骗过国民党的层层防线?

国民党军是否会毫无察觉地听命于这封虚假的电报?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与红军的埋伏部署

1933年1月6日,国民党调集了五个精锐师,集结成强大的进攻力量,向中央苏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这次行动是国民党精心策划的,力图一举歼灭红军,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由吴奇伟指挥的第90师。

这个师在国民党军中素有“铁军”之称,其战斗力和作战意志都极为顽强。

面对这样一支强大的国民党军,红军深知正面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决定采取非常策略。

中央苏区的红军此时虽已多次经历战斗,但面对国民党此次精锐部队的全面进攻,红军领导层的应对依然必须谨慎而周密。

中央红军迅速展开情报搜集和分析工作,情报部门通过密切监控国民党军的电台通讯,成功破译了国民党的作战计划。

国民党军的作战意图以及部署细节被一一掌握,为红军制定相应的反击计划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经过分析,红军决定采取伏击战术。红一方面军的一、三、五军团以及22军被迅速部署到预定的埋伏地点。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红军必须充分利用地形和对敌情的掌握,才能将战术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红军破译国民党军电台,改变战略部署

午夜时分,夜色浓重,红军的电台室内却依旧灯火通明,紧张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值班员曹祥仁独自坐在电台前,耳机中传来一阵阵杂音。

他凝神专注地监听着国民党军的电台信号,手指在纸上飞快地记录着每一条可能有价值的信息。

突然,电台频率中断了几秒,然后一个异常活跃的信号出现,曹祥仁立刻意识到这并不寻常。

国民党军的五部电台几乎同时开始发出“十万火急”的紧急讯号,这种频率和密度的通讯显然不同寻常。

曹祥仁敏锐地觉察到,这可能意味着国民党军已经发现了红军的部署,有了应对的行动计划。他迅速整理记录,并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上级。

经过快速分析,红军指挥层意识到,国民党军已在当晚侦察到红军的埋伏,并有可能正在调整进攻路线。

这意味着原有的伏击计划已被部分暴露,如果不立刻作出调整,红军将可能面临极大的被动。

为了应对这一突发情况,红军决定在最短时间内调整战略部署,将国民党军引入一个更为隐蔽、更具杀伤力的包围圈。

于是,新的作战命令在7日凌晨4时紧急下达。各部队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撤出原来的埋伏点,重新部署在更为有利的地点。

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尽,国民党军的先头部队在吴奇伟的指挥下,按照调整后的路线开始前进。

队伍行进到山谷狭窄地带时,红军的伏击突然展开。

伴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山谷两侧的红军部队同时开火,机枪、步枪、迫击炮的火力瞬间覆盖了整个山谷。

吴奇伟意识到遭遇伏击,急忙下令后队增援,但狭窄的地形严重限制了他们的机动能力。

红军不仅占据了制高点,还在国民党军的退路上埋伏了重兵,确保了国民党军无法轻易突围。

国民党军数次试图组织反击,但都在红军强大的火力面前被打得溃不成军。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国民党军终因无法突围,逐渐陷入被动。

红军利用地形优势和精确的火力控制,逐步将国民党军压缩在狭小的空间内。

最终,国民党军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被迫撤退。

战后情报工作的加强与二局的成立

战后,红军高层对战斗中情报的精确性和及时性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情报的获取和解读能力,直接影响着战斗的成败。

基于此认识,1933年5月,中央军委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成立总参谋部情报局,这就是后来的“二局”。

二局的成立,标志着红军情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曾希圣被任命为二局局长,这位情报专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

为了更好地应对国民党军队日益复杂的电报通讯,二局内部专门设立了破译科,由曹祥仁负责。

曹祥仁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捕捉和解读国民党军通讯方面展现了过人的才华。

担任破译科科长后,他迅速组织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小队,专门负责破译国民党军队的密码电报。

曹祥仁深知,国民党军的通讯密码复杂多变,若不及时解密,将错失战机。因此,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和分析国民党军电报的密码规律。

破译工作枯燥而紧张,常常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集中精力,但曹祥仁和他的团队毫不松懈。

他们深入研究国民党军的密电格式、用词习惯和发报特点,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反复推演,逐步掌握了国民党军的通讯密码规律。

随着二局的不断发展,红军在情报战线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

特别是在后来的几次战役中,正是因为二局及时破解了国民党的作战密码,红军得以提前预知国民党军动向,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屡屡转危为安,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红军领导层的战略会议

1935年3月30日夜晚,黔北的夜空漆黑如墨,寒气袭人,整个大地仿佛陷入了沉寂。

然而,在红军指挥部里,却灯火通明,气氛紧张而凝重。红军高层正在进行一次极为关键的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周恩来、毛主席、王稼祥、朱德、刘伯承等几位核心领导人,以及一局局长叶剑英、二局局长曾希圣、三局局长王诤等情报专家。

会议一开始,周恩来首先发言,详细分析了当前的敌我态势。

他指出,红军目前正处于转移阶段,若国民党军得知红军计划渡过乌江并加以围剿,极有可能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届时红军将陷入极为不利的局面。

毛主席听完后点头表示同意,他补充道:“国民党军若从北面扑来,再加上南面已有重兵把守,我们将陷入被动,形势比湘江之战时更加危急。”

会议室内气氛愈发紧张,所有人都在思考对策。

就在这时,曾希圣沉思片刻,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他说:“我们可以冒充蒋介石,向国民党军发出假电报,误导他们的判断和行动。”

这一提议让在场的人都一愣。曾希圣进一步解释道:“蒋介石素来喜欢越级指挥,现在他坐镇贵阳,直接掌控局势。我们二局长期研究国民党的电报程序和密电习惯,我熟悉蒋介石的行文风格,曹祥仁也掌握了国民党军的密码和通讯方式,我们完全可以伪造一份以蒋介石名义发出的电报。”

大家听后深感此计可行,特别是毛主席和周恩来,他们深知蒋介石指挥风格独断专行,且频繁干涉前线作战,如能成功冒充,极有可能使国民党军陷入混乱。

于是,经过短暂讨论,红军高层决定采纳曾希圣的建议,并着手实施这一计策。

会后,曾希圣立即召集二局的核心成员进行具体部署。

他亲自起草了假电报的内容,电报写得极为谨慎,用词和格式完全仿照蒋介石的习惯,内容则是命令吴奇伟和周浑元两部“星夜并程,限明日抵达泮水、新场”。泮水、新场距离红军的实际渡口有百余里,一旦国民党军听从指令调动部队,根本无法及时赶回参与围剿红军。

草拟好电报后,曾希圣将其交给破译科的曹祥仁进行加密处理。

曹祥仁带领他的团队,将这封伪造的电报用国民党军的密电格式进行加密,并通过模拟国民党军电台的发报频率和方式,向国民党军的指挥网络发送出去。

假电报的成功与红军的战略撤退

一切准备就绪后,这封假电报终于在3月30日深夜被发送了出去。

电报中命令周浑元和吴奇伟立即带领部队转移到泮水和新场方向,这两个地点距离红军实际的渡江点有百余里远,若国民党军按照电报行事,势必会远离红军主力,无法及时赶到乌江参与围剿。

周浑元和吴奇伟收到电报后,看到电报格式无误、内容严谨,完全符合蒋介石一贯的指挥风格,二人没有丝毫怀疑,立即遵令行事。

两支部队连夜紧急调动,按照电报指示向泮水和新场方向进发。

在行军过程中,吴奇伟还不忘加强戒备,防止红军可能的突袭,但殊不知,他的部队早已被引向了错误的方向。

与此同时,红军在乌江的渡江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乌江江面波涛汹涌,水流湍急,但红军的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借助简易的木筏和小船,冒着寒冷和风雨,昼夜不停地渡江。

负责掩护的部队严阵以待,密切监视着四周动静,以防国民党军突然袭来。

然而,由于假电报的成功发送,国民党军主力根本未能及时赶到,红军得以顺利渡过乌江。

3月31日清晨,当最后一批红军成功抵达对岸,整个渡江行动圆满完成。

红军不仅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军的追击,还迅速在对岸展开新的战斗部署。

乌江江岸一片宁静,仿佛未曾经历过这场惊心动魄的行动,而在远处的泮水和新场,周浑元和吴奇伟的部队还在按“蒋介石”的命令加紧行军,试图赶到指定地点。

几天后,蒋介石得知红军已顺利渡江,不仅没有被围困,反而成功逃脱,他勃然大怒。

蒋介石对周浑元和吴奇伟等将领的行动极为不满,认为他们行动迟缓,未能有效阻止红军渡江。

他发出严厉的电报,责骂这些将领“贻误战机,失职渎职”,甚至还考虑是否对他们进行惩处。

吴奇伟等人百口莫辩,他们确实是按照电报命令行事,但在蒋介石眼中,这些都不足以成为他们失职的借口。

蒋介石的愤怒和斥责,完全没有触及红军的真实意图和行动,更没有察觉到那封决定性电报的真相。

曾希圣等人精心策划的这次情报战,彻底蒙蔽了国民党的指挥系统,使国民党军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判断。

0 阅读:80

羽昕

简介: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碰撞,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