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农业学大寨”时的口号,你还记得吗?老陈讲前三十年 这几天,一些胡乱吹捧歪曲前三十年历史的人都来我的视频后留言,说他们那里前三十年是不需要锁门的。有人说“你们城里可能要锁门,但我们农村不需要锁门,我们农村民风淳朴”。 对于当年农村的情况,确实差别比较大。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一年也遇不到两个陌生人的那种农村地区,确实有可能是不需要锁门的,因为他们周围十里地都没有一个外来人员。大家熟人熟识的,这种地方不锁门的情况是有的。 但是,大多数近郊的农村,特别是外来人员比较多的地方,他们锁门的时候就比较多。 那些完全否认前三十年有“锁门”现象,认为当年就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人,他们要嘛就是人老了记忆差了,要嘛就是别有用心故意抬高前三十年来攻击当今社会。 在这里,我再给大家提个醒,看能不能唤起部分失忆症患者的回忆: “农业学大寨”这事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吧?在各地学大寨热潮中,人们喊出了各种各样的学大寨口号。 比如:“普及大寨县,县委是关键”;“三年搬掉馒头山,五年治好沱河湾”…… 当年还有一句比较流行的是:“白天门上一把锁,夜晚地里头千盏灯”。是说大家为了学大寨,白天夜里都没有在家里,都在地里干活。所以是“白天门上一把锁,夜晚地里千盏灯”。 从这句口号可以看出:当年农村学大寨时,白天为了去地里干活,都是“门前一把锁”! 那些别有用心、心术不正、胡乱编造前三十年历史的造谣者们:你们还要否认当年农村都是不锁门的吗?
家政老板喊话所有上海家庭:如果你们家条件不好没钱请不起人,那就不要请阿姨!别让阿
【24评论】【4点赞】
文光
没有讲没锁门的,特别是农村,没锁门试试看,立马小偷光顾。其实都是本村的村民,人穷起盗心。
用户10xxx70 回复 04-16 18:19
纯粹是一派胡言 那个时候农村很少听到有小偷 夜不闭户 外出不锁门是平常的事
水水的
可不是那么回事,不能一概而论,农村更不安全有一次我和我妈住在一个院子没住一个屋夜里就发现有动静,我起来一看是有人往出跑我就追,没追着,回来发现我妈裤子里的钱都给掏走了,实际上农村更不安全
雁南飞 回复 04-17 10:10
自从有了摄像头,偷贼少了。九十年,小偷、抢劫最猖狂,家家都安防盗窗、防盗门,还是时常有小偷破窗而入。
用户10xxx70
这个小编在当时肯定是个不务正业分子 不然为什么对那个年代成见那么深
1135689
小编纯属胡扯!某些人说的你就当普遍现象。人家家里锁不锁门关你屁事,你说的学大赛之事也许有个别地方是瞎闹,或者就是你的家乡里。但有谁能一年365日或365X30=()天,能天天不知白天黑夜地干?要说造谣你就是一个造谣者,把个别当普遍,对前三十年充满着仇恨,仇恨蒙蔽了你的双眼。前些年,我看到网上有一篇乱文,说是一家几口人穷得叮当响,连吃饭的筷子也没有,要双筷子难吗?这是举手之劳啊,拿段竹子或一块木板就可削出几十对。一个家庭连根筷子都没有,正常吗?或者你还可以造出更多离奇的事,如十几岁,还光着屁屁上学校。不穿裤子在街上走,现在也有的,比如个别神经病患者,突然什么也不穿从家里出走,在街上遛。但这是偶尔现象,谁也不会当真把他看做普遍现象。时代总是发展的,这十年,人们的钱包鼓了,街上奔走的汽车更多了,到处是崭新的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不断在祖国大地上延伸,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本世纪00年代好多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咒骂这二三十年呢?
豐財園 王跃進
吃桃不思植树者,饮水必忘挖井人。
宋安瑞id 回复 04-17 12:01
嗯,中国足球今后若是变强了,可不能忘记朱广沪、卡马乔打下的坚实基础!毕竟还有人三十年都在打基础!
雁南飞
我娘在农村不锁门习惯了,来城里后也是不关外门就出去遛达。
根硕
不锁门会不会是因为没东西可被偷?
法眼 回复 04-17 08:26
门锁买不起还有什么可以偷的
用户13xxx98
以前的农民盖房,在主屋和锅屋之间必须留一个夹道,宽约三尺。此为窃贼所留:贼进宅,被人发现,即从夹道逃跑,家里人只是高喊“抓贼”,实际并不真追:一是万一是熟人行窃,当面抓住,日后难见面;二是恐贼在逃跑无望之际,心生恶念,来个鱼死网破。
用户10xxx64
那个年代,眼睛盯着人家好吃好用的,一个鸡蛋捡回去都非常高兴!
老陈
最后一段就像说你自己吧
逐风策云
这篇明显缺少智商的文章,没有一点质量,看来1450已经快用完了。
用户10xxx82
那时候不怕贼偷,就怕家里来客人。因为穷的没饭吃。
人民车夫
老神经,过于较真
观察者
那时候也有小偷,但是一般不会进屋。所以不是出远门,一般都不会锁门。
一凡一番
锁门或不锁门说的是那时社会风气及社会治安没环境要妈很多。
用户13xxx71
把土地的产权分给农民,耕者有其田,让农民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全国遍地都是大寨。
用户10xxx70
你真无知,00后吧,学大寨是一种精神,你有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