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英到底是被谁杀害的? 1941年3月14日凌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东南濂坑石牛窝村的蜜蜂洞,突然传来了几声枪响,住在山下的新四军官兵隐隐有听到枪声,于是以最快的速度赶了上来,但眼前的一幕让大家惊呆了,地上躺着好几个人,身上还流着血。 “项副军长、周参谋长!”,一位战士喊道!原来,他们是躲在这里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和参谋长周子昆,刚才的枪响,就是有人开枪射杀了他们,因为打中了致命部位,项英、周子昆不治而亡,山洞中除了这两人外,还有周子昆的警卫员黄诚。 项英这个老革命,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都挺过来了,没想到最后没有倒在冲锋的路上,而是被神秘人物枪杀,实在是太可惜了! 说到项英的死,那就得先知道,堂堂的新四军副军长,为何会躲在这个小山洞里。1941年1月4日,新四军的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奉命带着军部机关以及皖南的部队,共九千余人向北转移,结果到茂林的时候,遭到了在这里等候多日的国民党军突袭。 项英突围出来后,就在深山老林里和敌军兜兜转转,这一来二去,就遇到参谋长周子昆,于是两人就一起转移。当时国军把守着各个路口,到处都在搜查突围出来的新四军,为了安全起见,项英、周子昆一行人躲进了半山腰的蜜蜂洞。 这个地方是精心挑选过的,它在山顶的悬崖上,地势险要,三面都被石头围着,平时也没人会来这里,唯一的缺点就是洞太小了,只能住三四个人,所以项英、周子昆住在这里,其余的官兵只能住在下面的山坳,这样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首长的安全。 但就在项英转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致命人物:军部副官处的副官刘厚总! 项英之前并不认识这个人,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际,问的几个问题也都能答上来,个子高,力气也大,枪法又好,所以项英没有多加考察就让他留了下来,也就是这个决定,最后搭上了自己的生命。 说完项英为何会在蜜蜂洞后,我们再回到前面。 战士们看到项英的尸体,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当时山洞里住着四个人,除了躺在地上的三人外,还有一个就是刘厚总,刚才上山的时候,在半道上就有遇到他,只不过他骗战士们,说项副军长让他下去勘察地形,因为是副军长的命令,战士们也不好过问。 稍微反推一下就知道,大概率是刘厚总杀害了项英、周子昆!赶上来的作训科干部刘奎,在检查尸体的时候,发现参谋长周子昆的警卫员黄诚,虽然流了很多的血,但心脏还在跳动,可能还有救。 刘奎知道,刘厚总下山后,一定会带着国民党军上来看现场,以向证明他的确枪杀了新四军大人物,于是刘奎赶紧和战士们把项英、周子昆的遗体暂时埋在附近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下面,而后背上重伤的黄诚匆匆撤离。 黄诚醒了后,确定加肯定地说,就是刘厚总枪杀了项副军长和周参谋长! 那么,刘厚总好好的,为何要杀害这两位首长呢?归根结底,还是刘厚总革命意志不坚定,贪生怕死! 刘厚总刚到蜜蜂洞的时候,还没有这个想法,直到他看到了一个东西! 有一天晚上,项英的衣服因为湿了脱下来晾干,结果漏出了随身携带的钱财,这些是新四军的经费,每一分钱都不能随便动。 一旁的刘厚总,眼睛直盯着这些钱,脑子里有了一个想法:新四军的军部都被打散了,外面到处都是国军,一旦被抓住,脑袋肯定是保不住了,自己还年轻,可不能把命交代在这里,何不把他们全杀了,拿走钱财,到外面过好日子,而且山下都是悬赏告示,只要杀了项英,还能得到一笔赏金! 刘厚总给自己找了一堆理由,下了最后的决心。 在大家熟睡之后,躺在最外面的刘厚总,悄悄起来,拿着枪对着项英、周子昆、黄诚连开了好几枪,三人没有任何的防备,全部都打中。刘厚总对自己的枪法很有信心,又离得这么近,所以也没有去详细看,拿着项英随身携带的钱财下山了。 骗过路口的警卫后,刘厚总一路找到了旌德县的县长,想邀功请赏。但刘厚总无凭无据,光凭他那不好的口才,县长很难相信,于是就让刘厚总带路,到蜜蜂洞看看是否属实。 我们前面说过,新四军司令部作训科的干部刘奎,料到刘厚总会来这一手,已将项英、周子昆的遗体提前掩埋了,所以刘厚总带着旌德县的县长来了后,除看到有几根蜡烛、棋子以及地上的血迹外,啥也没找到。 刘厚总心里咯噔了一下,知道是被转移走了。县长看了后也很生气,这最多只能证明这里发生过一场枪战,谁知道有没有死人,死的人又是不是项英和周子昆,害我这么辛苦地爬上来,不要命了吗? 刘厚总知道完蛋了,赶紧说,这么短的时间,尸体肯定在附近,一定可以找到。县长也立功心切,再信了刘厚总一次,撒开网在附近找。 但刘厚总越找越心虚,如果等一下不能找到,县长恐怕会一枪崩了他,于是趁大家不注意跑了! 而对于刘厚总这个叛徒的结局,有很多个版本,即便是当事人的回忆里,也有的出入,有的说第二天就被打死了,有的说被国民党太平县党部处决,有的说活到了建国后,被陈毅亲自下令枪决等等。 但不管是哪一个版本,我们都相信,刘厚总这个叛徒,一定会遭到报应,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项英到底是被谁杀害的? 1941年3月14日凌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东南濂坑石牛窝
愤怒的悟空
2025-03-24 11:23:45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