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诞生——凌叔华

发掘过去事件 2025-03-26 23:01:24
1900年3月25日,北京史家胡同永和乡孝悌里(今程岗村)的官宦宅邸中,凌福彭第三房妾室诞下第十女。幼年师从慈禧御用画师缪素筠,后随王竹林、郝漱玉研习国画,六岁木炭涂鸦即显天赋,得父辈友人盛赞“颇具风骨”。其父主持的“北京画会”汇聚辜鸿铭、齐白石、陈半丁等名流,为她奠定了融汇中西的文艺根基。 1924年5月,泰戈尔访华期间,凌叔华作为燕京大学代表参与北京英文教员联合会主办的茶话会。1925年1月短篇小说《酒后》发表于《现代评论》,以细腻心理描写震动文坛,鲁迅评其“谨慎描写高门巨族的精魂”。1926年与陈西滢成婚,婚后赴日研学文学艺术,拒绝传统主妇角色。 1935年执教武汉大学时,与英国诗人朱利安·贝尔产生情感纠葛。陈西滢发现后提出“分居、离婚或断绝关系”三选项,凌叔华选择回归家庭。这段经历催生其英文自传《古韵》(1953年出版),经伍尔夫指导创作,被《泰晤士报》誉为“令人陶醉的东方叙事”。晚年旅居伦敦期间,画作在巴黎Musee Cernuschi展出,与元明清古画同展。 1990年5月22日病逝于北京,临终前坚持重游史家胡同旧居,其故居今为史家胡同博物馆。下次翻开《花之寺》,或许能听见旧时闺阁的檀板声——那是凌叔华用笔墨对抗时代桎梏的铮鸣。

0 阅读:0
发掘过去事件

发掘过去事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