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诞生——罗清生

发掘过去事件 2025-04-05 15:47:03
1898年4月4日,广东南海县一个工商业家庭中诞生了中国现代兽医学的奠基人。罗清生的人生轨迹,从清华学堂到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兽医博士,再到执掌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每一步都在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与动物开辟科学的防线。 1923年,他带着我国最早兽医博士学位人士之一的光环归国,在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开启教学生涯。他不仅是课堂上的传道者,更是实验室里的拓荒者——1930年代,他主导研发出抗猪瘟血清等兽医生物制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抗战期间,他随中央大学西迁成都,在烽火中守护教学火种,甚至亲自喂养一只流落校园的大熊猫,研究其饮食习性,为后来的国宝疾病防治积累宝贵经验。 1964年,他的科研生涯迎来高光时刻。面对南京地区肆虐的"大头瘟"(鸭瘟),他带领团队首次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病毒,并成功培育出弱毒疫苗"南农64株",一举遏制疫情蔓延。这项成果不仅拯救了华东养鸭业,更让中国成为全球鸭瘟防治的先行者。而在猪气喘病研究中,他突破国外文献的局限,提出"科学饲养为主、药物预防为辅"的综合方案,为基层养殖业注入科学力量。 作为教育家,他编写的《家畜传染病学》历经六次修订,成为全国高校相关学科主要教材。他创建的家畜传染病学教研组,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该领域研究生。1935年创办的《畜牧兽医季刊》(后发展为《畜牧与兽医》),至今仍是中国畜牧兽医界的历史最悠久期刊。 他的一生践行"实践即真理"——六十多岁高龄仍亲赴农村诊疗病牛,临终前将毕生积蓄捐赠设立奖学金。从清华学子到学界泰斗,罗清生用显微镜洞察疫病密码,以教案铺就学科基石,让中国兽医学在战火与变革中破壁而生。

0 阅读:0
发掘过去事件

发掘过去事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