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大海寺遗址•天王菩萨,观音菩萨
坚持走路
2025-03-26 23:06:08
P2-8,天王菩萨,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河南省荥阳市大海寺出土
P9-13,观音菩萨,唐长庆元年(821年),荥阳市大海寺遗址出土
P8,P14-15,来源于网络
【P2-8,天王菩萨】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
高230 厘米
河南省荥阳市大海寺出土
石灰岩雕造。菩萨头束发髻,戴火焰宝珠冠,宝缯垂肩,面相方圆饱满。衣饰华丽,颈戴悬铃项饰,上身斜披珞腋,帔帛绕肩在腿前横贯两道,右手轻轻勾住帛带,下着长裙,脚着草履立于圆形束腰仰覆莲座上。
左腿上刻“天王菩萨”题名。座前镌刻发愿文一方。
关于天王菩萨之称,佛经中不见,有可能是天王如来的别称。《佛学大辞典》“天王如来”条曰:提婆达多未来成道时之佛名也。……自在菩萨经下曰“过去燃灯佛前,威德佛、提沙佛、光明佛前,有佛号天王如来。是天王佛及诸菩萨不著袈裟,皆著自生净沙天衣。”
由此可知,天王如来是不着袈裟而着菩萨装的佛,大海寺出土的天王菩萨的着装和仪容与天王如来相似。
【P9-13,观音菩萨】
唐长庆元年(821年)
荥阳市大海寺遗址出土
在宋代之前,观音菩萨的性别没有具体的界定。从宋代开始,观音菩萨才被指定为女性。
1976年,在荥阳县人民广场,即推测为大海寺遗址的地方,出土一批北魏至北宋时期佛教石刻造像。其中包括中晚唐实例在内的数十件唐代造像,有些具有明确纪年,在中原北方地区唐后期造像资料稀缺的情况下,为学界注入新鲜活力,使得研究者耳目一新。
大海寺遗址出土菩萨像数量众多,并且具有一定的组合关系,这不仅对系统地认识唐代造像,而且对研究五代、辽、宋、金佛教雕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帮助。
大海寺菩萨群像出土以来,学界尚没有认真梳理其所属年代,一直维系着笼统的晚唐旧说。
1980年刊行的《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一文认为,“菩萨立像中六件题铭均为长庆年间(821~824年),……菩萨为圆雕,从造型、发饰、衣饰等看……在唐穆宗时”。
实际上,明确刊刻“长庆”纪年菩萨像,只有观世音菩萨、天王菩萨和花严菩萨3件。
2009年出版的《河南佛教石刻造像》一书,除弥勒菩萨沿用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旧说外,其余25件(《河南佛教石刻造像》图版23—47),包括3件有明确纪年的实例,以及无明确纪年实例,一概作为长庆年间造像收录,沿用了调查简报观点。
如果分析这组菩萨像的样式和题记可以发现,其时间跨度大约涵盖武周、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河南省博物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