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国家开始实行薪金制。但是刘少奇的保育员杨淑梅却觉得制度对她不公平,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拒绝领工资。杨淑梅为什么这么抵触? 1955年,咱们国家开始搞薪金制了。可刘少奇的保育员杨淑梅大姐觉得这事儿对她不太公道,就想了个辙,工资说啥也不领。你说她这是为啥呢? 说起来,杨淑梅是1952年来到刘少奇同志家的,专门负责照看家里的小宝贝们。这位大姐是山东荣城人,书没念几年就去当工人了。后来机缘巧合,她进了中央军委保育院学习,因为人勤快手又巧,性格还特甜,就被挑中来做刘家的保育员了。在刘家,杨淑梅跟孩子们玩得可欢了,跟王光美关系也是铁得很,说是找到了家的感觉,一点不夸张。1955年,咱们国家搞了个大动作,把以前的供给制给改了,以后大家的工资都得自己挣,国家不再直接发了。这事儿对杨淑梅来说,本是个涨工资的好事儿,可也给她带来了新烦恼。 有那么一天,平时挺和蔼的刘少奇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把杨淑梅叫到书房去聊天。原来啊,杨淑梅做了个挺出人意料的决定——她不要那工资了。她觉得,一旦开始拿工资,自己就不再是正式的工作人员了,心里头特别不落底。虽说拿工资能多挣点儿,但杨淑梅心里头有个过不去的坎儿,她觉得这样一来,自己的身份地位就变了。杨淑梅把刘少奇家当成了自己家,为了给家里省钱,她还自学了做衣服。她知道刘少奇和王光美两口子特别不容易,特别是王光美,作为家里的“一把手”,把家里打理得十分到位。而刘少奇呢,因为国家大事忙得团团转,经常一整天都在工作。杨淑梅觉得自己不光是在给他们打工,也是在为这个家出力。 当杨淑梅对薪金制改革有点不满时,刘少奇就耐心地跟她讲了改革的原因。他说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让大家的工作待遇更合理。同时,刘少奇也严肃地说,不接受工资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这种原则问题上是不能让步的。这次聊完天后,杨淑梅总算明白了国家政策有多重要和必要。她答应会听国家的话,接受工资制度。而且,刘少奇夫妇特别为杨淑梅的将来着想,让她去工业大学读书,还在工厂的资料室给她找了份资料员的工作。杨淑梅心里特别感激,以后工作更加卖力,为国家和社会出力。 杨淑梅的事情就像那个时代很多普通工人的心路故事。一开始她对国家政策的变动有点不接受,但后来慢慢理解了。这说明了个人感情和国家大事之间得有个平衡。刘少奇夫妇对身边的人既好又严格,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不放松原则。他们这种关心人、看重大局的精神,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值得我们想想和学习。不管时代怎么变,个人和国家的关系都是我们得一直琢磨和明白的大事。
1955年,国家开始实行薪金制。但是刘少奇的保育员杨淑梅却觉得制度对她不公平,于
花谢忽如雪生活
2025-03-28 05:09:34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