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苏联解体前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对西方发动战争,说不定能一举扭转局面。其实答案很

酸酸甜甜小梅 2025-03-28 10:09:42

当年苏联解体前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对西方发动战争,说不定能一举扭转局面。其实答案很简单,想想咱们解放战争时的国民党士兵就明白了。那时候,前线将士拼死拼活打仗,可后方老家早被解放军占了,不光占了,还给每家每户分了地。 首先是经济层面。到了80年代末期,苏联经济几近崩溃。物资短缺、通货膨胀严重,老百姓排队买面包已经成为日常。 而西方国家的商品琳琅满目,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苏联民众对体制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就像那句俗话说的:"肚子都填不饱,还谈什么理想信念?" 其次是政治层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政策,反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纷纷要求独立。这种情况下,谁还有心思对外发动战争? 最关键的是军队层面。正如你提到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队,当时的苏联军队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军人们看到自己的家人在后方生活困苦,看到高层官员贪污腐败,士气自然低落。 更重要的是,很多军人已经对共产主义失去信仰,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和家人的未来。 有个有趣的细节:当时有不少苏联军官已经开始偷偷学习经商,甚至有人在军营里做起了小生意。这让人不禁想起一句话:"当兵的都开始算计经济账了,这仗还怎么打?" 再说个有意思的对比: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就会全力支持。而苏联解体前,人民看到的却是特权阶层的腐败和自己日益困窘的生活,这种情况下,谁还会为政权卖命? 所以,苏联当时即使对西方发动战争,恐怕也会重演拿破仑远征俄国时"士气全无"的戏码,只不过这次是苏联自己唱主角。 正所谓"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这个道理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适用的。

0 阅读:521

评论列表

咔塔山

咔塔山

6
2025-03-29 10:21

真想救苏联的高层,军队高层没几个。都想着落袋为安和希望着鲸落。

123

123

2
2025-03-29 09:11

懂个屁

猜你喜欢

酸酸甜甜小梅

酸酸甜甜小梅

酸酸甜甜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