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姐弟俩一直有矛盾,后来姐姐定居国外,两人基本不来往,父亲去世后,姐姐说回不来,弟弟一人为父立碑、下葬。之后,姐姐回来发现墓碑上没刻自己名字,不禁大怒,怪弟弟就是故意的,弟弟:你都换了国籍,不能按我们传统刻名了。姐姐一气之下将弟弟告上法庭,要求刻上名字,并赔偿精神损失费,法院判了! 一个是避风港,一个是小棉袄,都曾让老赵承欢膝下,而今反目、对簿公堂,老赵泉下有知岂能安心? 2021年,老赵过世,姐弟俩的情分也基本断了…… 赵梅、赵健姐弟俩关系一直不睦,曾经的鸡毛蒜皮也逐渐累积为不可调和的冰山,以致于渐行渐远。 好在老赵尚在,这也算是姐弟俩少有的联系了。 老赵生病时,身在国外的赵梅曾力劝父亲过去治病,拗不过女儿的好意,老赵也过去了,病情得到控制后,便一个人回来了。 赵梅因为忙,没有和父亲一起回来,但两人都没有料到,那一次的再见,竟然是再也不见! 老赵回来后,赵健也细细照顾着,但病情还是很快复发了。 父亲病重之际,弟弟曾和姐姐联系回来见最后一面,但她却以不可抗力因素回不来婉拒了,料理父亲后事时,弟弟又打过去电话,回来送父亲最后一程。 但赵梅还是拒绝了。 也就是说,父亲病重的花销,去世后的花销全是赵健一人负担的,赵梅没有出力、也没有出钱、更没有主动联系。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后来清明,赵梅终于有空回国探亲了,但她亲只有墓地里的老父亲了,她向弟弟索要地址后便去祭奠了。 父亲音容笑貌犹在耳畔,眼前却只是一罐骨灰罢了,生命的无常让每个人都无能为力,想起过往种种,心怀愧疚的赵梅放声大哭! 随后,她将目光看向墓碑,仔细看了几遍后,发现确实没有自己和丈夫的名字,赵梅立时怒不可遏! “赵健就是故意的,故意不刻上我俩的名字!” 赵梅很快回到老家,但姐弟俩并没有相见的喜悦,只有针锋相对,在赵健看来,父亲病重和去世,赵梅没出工、没出力、没出钱、没联系。 再者,她加入了外国籍,凭什么要按照中国风俗刻上姓名呢? 但赵梅反驳,父亲生病自己曾在国外照顾,所有花销都是自己承担的,父亲去世她不是不想回来,是不能。 无论如何,赵健都不能心存报复,不刻上自己名字,说完还将前尘旧事哇哇说了一大堆。 赵健气极,理都不理。 当姐弟俩再一次联系时,是赵健收到了姐姐的起诉状:加刻夫妻姓名、赔偿精神损失。 法官在审理的过程中抽丝剥茧后,认为该案件的核心矛盾就是“传统孝道、金钱分担、法律祭奠权”的三重冲突。 其一,从孝道而言,赵梅同样是至孝,不能回来也属于不可抗力,这个不能指责; 其二,从金钱上看,父亲生病姐弟俩都有照料和花销,而父亲去世,赵梅却不该分文不出,不能不出力、也不出钱; 其三,从法律上看,祭奠权是生者对亡者表达哀思和缅怀的权利,是符合伦理道德的应有权利。 其四,从精神上看,赵梅都未能送父亲最后一程,全是赵健料理后事,何谈精神赔偿呢? 去年10月,该案件在网上流出,法官最终判决: 一、墓碑上加刻赵梅和丈夫的名字;二、赵梅承担部分父亲后事费用;三、驳回赵梅精神赔偿的诉求。 事后,姐弟俩对判决也算满意,并未上诉。 【信息来源:父母的墓碑,我能主张署名权吗?2024-10-11 15:00·上海高院;文中化名】
上海,姐弟俩一直有矛盾,后来姐姐定居国外,两人基本不来往,父亲去世后,姐姐说回不
周律鸣不评
2025-03-28 11:15: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