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军剿匪途中收到情报,匪首正藏身于尼姑庵,可搜查后却毫无发现,这时一名小战士满脸涨红说道:那个尼姑不对劲,胸太大了…… 这则真实故事发生在浙江宁波,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全国各地匪患严重,为了保护百姓稳定局势,解放军便开展了大规模剿匪行动。 当时宁波有个大土匪名叫刘子良,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刘子良就靠着巴结国民党官员横行乡里没少干坏事。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占领宁波后,刘子良又投靠了日本鬼子,行事越加肆无忌惮,将当地百姓祸害的苦不堪言。 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土匪,解放军自然不会放过,在剿匪行动开始后,解放军立即对刘子良展开了围剿。 可惜的是,这次围剿并不顺利,刘子良在宁波盘踞多年,消息非常灵通,提前得知了解放军要围剿他的消息逃跑了。 不过,解放军也不是毫无收获,匪首刘子良只是自己溜了,并没有带手下,那些往日跟着刘子良为祸乡里的土匪,全都被解放军歼灭了。 在歼灭这些土匪后,解放军开始追捕刘子良,有个词叫除恶务尽,如果不将刘子良这个匪首除掉,那这次剿匪行动就算不上成功。 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追查,解放军得到情报,匪首刘子良很可能藏到了宁波偏远山区的一个尼姑庵里。 于是,解放军立即派战士前往尼姑庵搜捕,可奇怪的是,解放军战士将整个尼姑庵翻了个遍,却没有任何发现。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猜测是不是情报出了问题时,一名看起来不到20岁的小战士突然站出来说道:“我感觉那个尼姑有问题。” 战友们听后,都将目光锁定在了小战士身上,尼姑庵里只有一个尼姑,所以战友们知道小战士说的是谁。 但战友们不解的是,那个尼姑除了长得漂亮些外,好像没什么问题吧?难道是因为长得漂亮,小战士动了春心?想到这里,战友们看小战士的目光变得怪异起来。 小战士见战友的目光不对劲,顿时明白战友是想歪了,连忙解释道:“我不是对那个尼姑有想法,是觉得那个尼姑的胸太大了。” 小战士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战友们看他的目光更怪异了,有战友满脸戏谑的打趣道:“果然不愧是侦察兵出身,关注的重点就是不一样。” 小战士听后,也反应过来自己的话有歧义,顿时臊的满脸通红,赶忙磕磕巴巴的再次解释道:“我…我不…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是说尼姑是清修之人,身材太丰满不合理。” 小战士话落,战友还想继续打趣,这时带队的队长站了出来,队长满脸凝重的说道:“确实有些不对劲,走,回去重新搜一遍。” 队长一开口,气氛立马变得严肃起来,大家虽然不知道队长看出了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但既然队长下了命令,那只需服从就好。 于是,众人再次前往了尼姑庵搜查,可搜查的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正当众人准备离开时,队长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了挂在墙上的画上。 这是一幅古香古色的山水画,看起来应该挂在墙上很长时间了,画上的颜色有些暗淡,不过并不影响美观。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幅画跟周围的环境很不搭,就好像一群白猫里混入了一只黑猫一样,怎么看怎么怪异。 队长是越看越觉得有问题,于是便准备凑上前仔细查看一下,结果刚往前走了一步,就被尼姑庵里的漂亮尼姑拦住了去路。 尼姑表情平静的表示,解放军既然已经搜查完了,就赶紧离开吧,她还要做功课,就不送解放军离开了。 尼姑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让解放军赶紧走,但队长却不想走,因为在尼姑说话时,队长仔细观察了尼姑的表情,看出了尼姑只是表面平静,其实内心很慌张。 这让队长确定,那幅画绝对有问题,否则尼姑不会突然拦住他,还话里话外的赶人,于是队长什么也没说,直接将尼姑推到一边,走到画前准备将画拿下来。 眼看着队长的手即将摸到画,被推到一边的尼姑神色大变,不顾一切的向队长冲去,看样子是想阻止队长摘画。 但尼姑还没冲到队长身边,就被其他战士拦了下来,随后队长如愿摘下了画,并看到了被画遮挡着的,位于墙上的小门。 显然,门后跟定藏着东西,队长觉得不出意外的话,匪首陈子良应该就藏在门后的空间里,于是队长立即打开了门,跟战友们冲了进去。 事实证明,门后藏着的确实是陈子良,队长等人冲进去的时候,陈子良正躺在床上睡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队长等人按住了。 就这样,队长等人顺利完成了追捕陈子良的任务,事后调查得知,尼姑庵里的那个尼姑其实是陈子良的情妇。 不过,这个情妇并不是故意帮陈子良躲藏,而是因为陈子良用她女儿做威胁,才不得不帮陈子良隐藏。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情妇刚生下女儿不久,还在哺乳期,所以身材看起来比较丰满,因此引起了小战士的注意。 陈子良在被捕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至于那个被迫帮陈子良躲藏的情妇,解放军并没有过于为难,只是关了一段时间就放了,并且还帮她找回了女儿。 作者:西凉烟雨
抗战中,八路军营长让战士们反冲锋,不料冲到半山,营长却让他们赶紧把日军尸体背上山
【4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