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7岁一辈子没看过电视的钱学森,突然跟儿子小心翼翼地说:“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啊,要花多少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8年,97岁的钱学森突然对儿子说:“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啊,要花多少钱?”这句话让很多人惊讶,因为钱学森一辈子都没有看过电视。你要知道,这个老头儿不是什么对电子产品上瘾的人,反而是典型的节俭派,几十年来他不仅从不看电视,还从不随便买新东西。 钱学森,一个科学家,一个从美国回到中国的英雄,和国家的科技发展几乎是同义词。也许你会想,怎么可能一个如此关注国家命运的人,连电视都不愿意买呢?其实并不是他不关心,只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对简单的娱乐毫无兴趣。 那些年,钱学森几乎是与电视完全隔离的状态,因为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和工作上。他对国家的贡献,就像一个永远无休止的研究者,他的目光始终看向更加宏伟的目标——祖国的未来。 那时候的钱学森,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体力和精神上也都逐渐变得不那么充沛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归国后的几十年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航天事业中,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单纯的想看什么电视剧,或者想娱乐一下。电视对于钱学森来说,是了解祖国发展、关注国家未来的一扇窗。他的请求,背后承载的不是简单的娱乐需求,而是对祖国科技进步的关注和渴望。 在那个时代,电视并不是像今天这样随处可见,很多人家里甚至没有电视。对于像钱学森这样已经有些许年纪的人来说,电视不仅仅是娱乐工具,更是信息的来源,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记得他当时跟儿子小心翼翼地说话,他关心的并不是电视贵不贵,而是“要花多少钱?”这其中的分寸感,几乎能让人感受到他几十年里习惯的那种节俭和谨慎。 他一辈子对钱都非常珍惜,生活也一直过得很简朴,哪怕到了老年,他依然不愿意浪费一分钱。而当他决定开口要求买电视时,背后反映的是他那种对科技、对祖国未来的深深关切。 电视的作用,对他来说是非常特殊的。在那个年代,信息传播并不像今天这样快捷方便,很多科技新闻、发展动态是需要通过电视这种媒介来了解的。 通过电视,钱学森希望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国家在科技领域的进展,特别是航天、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他的心里依然装着祖国,他关心的依旧是如何帮助祖国走得更远。 你想,这样一个国家的英雄,已经97岁了,仍然想着如何通过电视了解更多的国家信息,体现了他永远不放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即使临近人生的尽头,他仍然把关注点放在了祖国的未来,而不是自己如何安度晚年。可见,钱学森一生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他更是一个心系国家、永远为祖国未来而奋斗的人民英雄。 或许,对于外界来说,钱学森的这段经历看似有些微不足道,甚至带有几分老年人的温情和俏皮。但这背后所传达的信号却非常深远。 即便是年老体衰、快要告别世界的人,他的心里依然装着祖国,他依然在为祖国的未来担忧。电视,在那时成了他了解世界、保持联系的最后一个纽带。 钱学森的这一举动,正体现了他对祖国科技发展的深深关注,以及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依然不愿放弃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决心。 那一刻,他向儿子小心询问电视的事,仿佛是一个普通人对科技、对未来的渴望,却也透露出他在一生的奋斗中,从未放松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参与。 到头来,这台电视不仅仅成了钱学森和外界沟通的工具,更成为了他和祖国之间的精神纽带。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通过电视继续关心国家的科技进步,继续感受祖国的成长。他的关怀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却,反而更加坚定、更加具体,成为了他心中永远不熄的火焰。 这或许就是钱学森一生的真正意义:在任何时候,关心祖国、贡献祖国,始终是他内心最强烈的动力。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新华网《钱永刚追忆父亲钱学森最后岁月》
2008年,97岁一辈子没看过电视的钱学森,突然跟儿子小心翼翼地说:“支个电视行
秋水看伊人
2025-03-28 22:21:40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