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河南一名女医生发现献血病人中,存有艾滋病患者,便立即将情况进行上报,可单位却毫无回应,于是,她只好越级上报,及时救下几十万人性命,可她却被开除公职,甚至最后被逼得无路,客死异国他乡。 所有人都知道艾滋病的可怕,中国的艾滋病人数在2024年,达到了一个惊人的130万人。 可如果没有这个人,或许艾滋病在中国,会更加的泛滥。 这个人名叫王淑萍,她只不过是一位来自于河南的献血站质检工作人员,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测试血液,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1994年那个年代,很多贫困的人群为了一口生计,并没有选择靠着卖力气生活,而是出卖自己的血液,来换取一笔不菲的收益。 在那个年代,卖血一事极为盛行,可一些不法人员,却看到了其中隐藏着的巨大利益。 因此,这些不法人员选择用混合血浆的方式,来大量采购血液,从而售往市面,供人使用。 而这样做,虽然便捷,可代价便是一些带有乙肝病毒,或者艾滋病毒患者的血液,融入其中,造成大量人员感染。 幸运的是,王淑萍在为一名献血患者检查的时候,侥幸发现了对方,艾滋病人的身份,便告知他的身体情况无法献血。 可这位病人下一句话,几乎令王淑萍五雷轰顶,原来这位艾滋病携带者,曾在其他地方卖过血。 而现在市面上大多商家,都在使用混合血浆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这名艾滋病人血液中的病毒,极有可能分散到很多人的体内。 除此之外,王淑萍也意识到,拥有艾滋病的卖血人员,也却对不止一位,得知了问题的严重性,她当即选择向“采血工厂”汇报。 可她一个人的声音,实在是太过渺小,而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巨大,或许还没有上报到领导手里,就已经被层层拦截。 而王淑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连夜带着将62份血样,来到了北京,并寻找到了中国科学院的曾毅院士。 这个曾毅可不是一般人,身为病毒专家,外加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的负责人,在得知了王淑萍的事迹后,当即选择了接见。 两人一同将着62份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如果是真的,那么对于社会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很快,检测结果便出来了,其中有15份样本中,都含有艾滋病毒,这一发现,令这位长期研究病毒学的专家,都不由的脊背发凉,冷汗直冒。 艾滋病毒的危害性,在那个年代并不出众,可曾毅却是深知其中的可怕,因此他当即选择上报国家。 很快,所有的混合血浆采集方式,都被明令禁止,并逐一排查,而卖血这一情况,也被明令禁止出现。 王淑萍很欣喜,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间接的拯救了无数人,可就在王淑萍感到庆幸的时候,一场针对她的阴谋,却悄然来袭。 本应该受到嘉奖的王淑萍,却奇怪的丢掉了工作,甚至是被无端针对。 这一情况,令王淑萍很是无奈,也非常的心寒,因此选择了远走他乡,去到了美国生活。 而曾毅不忍见到王淑萍如此,便极力辩解,称呼王淑萍才是这场事件最应该受到嘉奖之人。 可即便是曾毅的提议,也如同当初王淑萍的提议一样,被石沉大海。 而看着这一幕幕,王淑萍心力憔悴,最终在59岁的年纪,永远留在了美国。 可她不知道的是,在社会的变化,时代在进步中,人们也意识到了,艾滋病的可怕,同时也意识到了王淑萍当初的举动。 如今艾滋病在中国,上百万人受到感染,中国已然成为了亚洲大陆,第二个艾滋病大国。 然而,这也是在王淑萍当初极力阻止下,才造成的局面,不敢想象,如果当初没有她,现在的艾滋病患者数字,到底有多少。 可就当人们想要好好感谢他,拯救了社会时,她却已经不在了人世。 她无疑是伟大的,她本应该得到尊重,受到人们的爱戴,可王淑萍最终的结局,却令我们感到沉重。 假如说,如果,王淑萍还在这个世上,你们会对她说什么呢?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河南发现艾滋病十年)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1991年,河南一名女医生发现献血病人中,存有艾滋病患者,便立即将情况进行上报,
苔藓芳草峦
2025-03-29 18:21:57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