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原北京军区司令的二儿子身处前线,给父亲写了一封家书。在家书中,二儿子对司令说:“有些干部贪生怕死,正在向后方调。”司令回信讲:“他们这是临战脱逃,应该一律就地枪毙。” 上世纪70年代那会儿,咱们国家正经历着一段特殊的时光,国际上不太平,国内军队得紧紧守着国家的安全。那时候,北京军区的司令员是郑维山老将军,他在打仗的时候可是立下了大功。郑老将军一直过着清清白白的生活,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都很严。就在这时候,他二儿子在前线,还给家里写了封信呢。七十年代初,郑维山的二小子郑晓阳当了兵,被派到了前线。就在要打仗前,郑晓阳看到一些干部因为怕死,想办法调到后方去。他给老爸写信说了这事儿:“爸,眼看就要打仗了,有的干部胆小,正找关系往后面调呢。” 郑维山接到信后,气坏了,马上给儿子回了信:“他们这是逃跑,都应该就地正法。咱们郑家的儿子,是大丈夫,就是死在战场上,也得为国家出力。你得替老爸上阵杀敌,报效祖国。”这封又短又狠的信,看出老将军对国家人民的责任心有多重,也看出他对孩子要求有多严。郑晓阳因为受老爸的影响,铁了心要留在前线,和战友们一起打仗。他不但没害怕,反而越战越勇,变成了一名特别勇敢的战士。 后来,郑晓阳在战场上特别棒,完成了老爸没完成的心愿,为国家出了大力气。郑维山一家,三代出了三个将军,这故事特别传奇,让后人都很佩服。郑司令一辈子都像个真正的革命军人,直到最后,心里还装着国家和人民。
上世纪70年代,原北京军区司令的二儿子身处前线,给父亲写了一封家书。在家书中,二
子民谈娱乐
2025-03-30 09:25:12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