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称DeepSeek完全可能替代人类作家
看看我用deepseek 以刘慈欣风格写的科幻短篇小说吧[嘻嘻]
《时间褶皱》
林海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悬停了三秒,全息投影中的那颗代号“冥王之瞳”的小行星正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逼近地球。2045年的中秋节,月球轨道观测站的计算模型显示,这颗直径12公里的不规则天体将在72小时后撞击大西洋,激起的海啸将抹平所有沿海城市。
“引力弹弓方案成功率97.6%。”AI副官的声音像冰锥刺入指挥舱,林海瞥见同事陈默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们身后,由三十八个国家拼凑的“方舟”舰队正将核聚变发动机串联成网——这是人类在木星引力陷阱中学会的伎俩,用行星自身的磁场作弓弦,把灾难射向深空。
倒计时48小时,第一组发动机点火时的蓝光撕裂了黑暗。林海注视着雷达屏上颤抖的轨迹线,突然想起《命运》里那对改变历史的宇航员——他们炸偏的小行星让恐龙统治了地球。冷汗浸透航天服内衬,他鬼使神差地调出了地磁层共振频率的实时数据。
“轨道偏移量不足!”陈默的惊叫与警报声同时炸响。核爆激起的尘埃云诡异地凝聚成环状,像给“冥王之瞳”套上了土星环。林海感觉太阳穴突突跳动,那些本该四散飞溅的碎石正沿着克莱因瓶状的路径重新聚合——某个超出三维认知的力场正在修补弹道。
当备用发动机全部过载熔毁时,林海启动了《微纪元》档案里的末日协议。纳米机器人组成的银色潮汐吞没了舰桥,它们在真空中编织出爱因斯坦-罗森桥的骨架。最后一帧传回地球的画面里,小行星拖着量子纠缠的尾迹消失在虫洞彼端,而火星殖民地的钟楼突然倒转了三百年。
三个月后,林海在重建的敦煌射电望远镜基地收到一段来自仙女座星云的信号。全息影像展开的瞬间,他看见“冥王之瞳”正安静地环绕着一颗蓝色行星运转,那上面布满三叶虫化石图案的纪念碑,用人类尚未发明的几何语言镌刻着:致2085年的救世主,你们在时间褶皱里创造了新支点。
注:本文融合了刘慈欣作品中标志性的“科学诗意”,借鉴《命运》的时空悖论、《微纪元》的纳米技术想象,以及《三体》的宇宙尺度的命运反讽,通过硬核科技细节与哲学思辨的交织,呈现典型的大刘式“希望与敬畏并存”的科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