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是高科技公司,跟“科”字毫不沾边!”2023年,南开大学刘亚东教授曾直言

冷夜望星 2025-03-30 12:11:19

“华为不是高科技公司,跟“科”字毫不沾边!”2023年,南开大学刘亚东教授曾直言,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只能算“高技术”,而不是“高科技”公司,因为中国这些“科技公司”,跟“科”毫无关系。 华为难道还不算高科技公司吗? 在一次采访中,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毫不避讳地道出了他对中国科技企业的看法。他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访谈时,言辞恳切,毫不含糊地指出:“华为乃是中国实力最为强劲的科技企业,在其所涉足的各个市场都取得了成功。” 这番话出自全球顶尖芯片巨头的掌门人之口,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全球AI芯片市场的领军人物,黄仁勋的评价无疑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他的言论不仅肯定了华为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家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正名。 却让我不禁想起了南开大学的一位教授——刘亚东。 他曾在一场公开演讲中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并且在国内科技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刘亚东,南开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曾担任《科技日报》总编辑,长期以来一直活跃在科技传播领域。他的资历不容小觑,他在演讲中关于“华为究竟是不是科技企业”的论述,却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甚至不解。 在演讲中,刘亚东坦率地表示:“深圳的华为并非‘科技企业’,而是‘技术企业’。”这句话一出,立刻引发了不少人的思考和讨论。毕竟,在许多人看来,华为在通信设备、芯片、5G等多个领域的成就,足以让它被归类为一家科技公司。但刘亚东的观点显然不同,他给出的理由更加耐人寻味。 他强调,中国有许多被称作“科技公司”的企业,实际上与“科学”本身并没有直接关联。 他认为,华为这样的企业充其量只能被归为“高技术”企业,而不能称之为“高科技”企业。 因为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于对现有技术的应用和优化,而非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 换句话说,在刘亚东看来,真正的“科技”企业,应该是在基础科学和核心理论研究上有开创性贡献的企业,而不仅仅是依靠工程技术优势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公司。 他的这一观点引起了许多不同立场的讨论,有人认同,认为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确实还需要加强,而更多的人则认为,他的说法过于苛刻,甚至是在刻意贬低华为的技术成就。 无论如何,黄仁勋与刘亚东的言论,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全球顶尖的芯片公司掌门人,他亲口称赞华为为中国最强大的科技企业; 另一个则是中国本土的学者,他却认为华为的“科技”含量不够,甚至不配称为“科技公司”。 这背后的逻辑冲突,也折射出了不同语境下,人们对“科技”一词的不同理解。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