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笑言:“不好意思,又赚了80亿。” 小鹏自嘲:“虽然亏了58亿,但比2023年好太多了。” 蔚来则无奈地叹道:“亏了244亿,似乎越亏越多了。” 2023年财报揭示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分化日益明显: 理想汽车凭借全年22.2%的毛利率稳居行业之首。L系列单月交付量突破5万台,增程式技术路线有效降低了电池成本。同时,其研发投入占比仅为9.8%,通过专注家庭场景精准定位市场。 小鹏汽车的XNGP智能驾驶激活率高达78%,高阶功能为每辆车带来额外溢价1.2万元。然而,自动驾驶研发投入超过60亿,占营收比重高达25.7%,严重拖累了盈利能力。尽管如此,G6交付量突破20万辆,让亏损比例缩小至24.7%。 蔚来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单车亏损高达11.3万元,换电站建设累计达到2358座,导致成本大幅攀升。用户运营成本每辆车高达8.4万元,远未达到盈亏平衡点。尽管2023年研发支出创下134亿的历史新高,但由于平台延迟,导致新品空窗期长达9个月。 从行业角度来看,20万元以上的电动车市场容量仅为每年280万辆。面对豪华品牌的反扑,蔚来以40万元均价的定位更是压力重重,而BBA新能源车在2023年的销量增速更是强势反弹。 在资本层面,三家的差距同样明显: 理想以1036亿的现金储备,可以支撑未来三年的研发投入。 小鹏获得大众7亿美元注资后,估值显著修复。 蔚来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5.3%,2024年还需融资超过200亿以求生存。 如今,新能源赛道已然步入“技术路线与规模效应”并存的双淘汰赛阶段。理想的成本控制、小鹏的智能驾驶深耕、蔚来的生态布局,实际上是不同战略路径下的生死竞速。当资本的耐心逐渐消退,谁能率先跨越20万辆的规模门槛,才有资格进入最后的决赛。 你们觉得,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理想笑言:“不好意思,又赚了80亿。” 小鹏自嘲:“虽然亏了58亿,但比202
小步侃车
2025-03-30 16:08:36
0
阅读: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