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担心马拉松变成「马垃松」。刚在马拉松赛事的内容,看到好些人在讨论:「马拉松虽

好的奕 2025-03-30 23:45:31

不用担心马拉松变成「马垃松」。

刚在马拉松赛事的内容,看到好些人在讨论:「马拉松虽然能推动地方经济,但是临时封路跟赛事制造的垃圾也是大麻烦事。」

临时封路这事就不细说了。

通常一场马拉松比赛会提前3个月左右就会开始联系地方融媒体做宣发,相当于提前告知。所以,遇到赛日,自己就得做好出行规划。

主要是——马拉松垃圾。

看过一组数据:

「一场4.5万人的马拉松能产生114吨垃圾」。

「按国内常见的大型马拉松赛规模3万名参赛者计算,如果每人一场比赛消耗5个一次性纸杯,消耗的纸杯数量也可达15万个,一些规模更大的马拉松一场下来甚至能消耗纸杯超过百万个。」

这些数字乍一看上去就是会让人觉得惊心恐慌——马拉松比赛产生这么多垃圾,那比赛还有什么意义?

国外比赛没怎么关注,但是,近些年国内的比赛在环保意识这块做得还是挺不错的。

比如:上海马拉松用可回收雨衣取代塑料制品,厦门马拉松发起「绿跑行动」,让参赛者一边跑步边一捡垃圾…

我参加了好几届深圳的马拉松,同样也感受到了环保意识。

比如2022深圳宝安马拉松。

在赛前,组委会就已经对赛事所使用的水瓶进行了预估,而且,从参赛者的物资包(透明塑料袋、T恤、奖牌的挂带、拖鞋、号码簿等等),组委会的出发点就一个,突出环保意识。

我也听到过很多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会吐槽:「深圳这么有钱但却这么抠门,给一破塑料袋。」

其实,越是大型比赛,参赛包就越是简单。(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除外…)

另外,在赛场上产生的垃圾也不用担心——因为有志愿者。

现场的志愿者会将食物垃圾统一清理,然后回收、处理。

所以,马拉松和环保从来都不是死对头。

上海马拉松的废弃雨衣能变成再生书包,深圳赛道的香蕉皮最终可以走进堆肥厂,水瓶垃圾同样也能成为赛事的纪念品。

为什么说举办一场马拉松不仅能推动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还特别考验当地的组织能力。

我们不能光看到短处,还是要看看地方是如何通过马拉松比赛传递一座城市的价值观。

毕竟,马拉松的终点,除了是刷新个人记录的数字外,还能是连垃圾桶都闪着文明微光的城市铭牌。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好的奕

好的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