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小米SU7这事吧,我的关注点主要有两个:
1)碰撞事故发生前车辆处在智能驾驶状态,从风险预警到事故发生的车主反应时间只有2秒。
当时的速度已经达到116km/h,在接管后直至发生碰撞时的车速是97km/h。
从预警到事故发生,外加上这么快的速度,别说是人,哪怕是耶稣来了,它也反应不过来。所以,以这速度行驶,甭管撞上什么物体,结局都是难说。
——这也合理解释了为什么车门把手开不了,车门产生机械上的扭曲变形,人处在半清醒状态,以及是女孩子,能打开门的几率很低。
2)小米的「智能驾驶」准确点来说,只能叫作「辅助驾驶」。
既然是辅助驾驶,那么车主就不能完全把注意力分散到其它地方或者用来眯眼。
尤其是夜晚。
不管是人类眼睛还是车辆的视觉传感、激光雷达,能力都有所减弱。
等到车辆发预警的时候,车主基本上很难对事故作出判断。
关注点说完了,接着聊——车主出事需要车企回应:
家属让小米给回应,大家思考一下,小米能回应些什么呢?
说自己车辆性能太顶,普通人驾驭不了?
说车辆不具备智能驾驶,与小米无关?
说汽车质量太差,主动安全做得不够好?
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家属也没有想好要让小米回应什么。
所以,目前小米公司发言人对事故以及警方的调查报告向社会公示,这是第一步,并不是说小米不回应。
再接着,我觉得汽车的真正豪华不是「冰箱彩电大沙发」,而是「主动安全+被动安全」。
气囊、备用电源、紧急呼叫等等,都是最常见的被动安全。
但主动安全却是少有车企能下决心做的。
车子预警到危险后,汽车应该主动做出什么反应(这靠人是完全反应不过来的)。
当一辆车预警到危险来临,它能自动纠偏,能预判,这才算是来到「豪华殿堂」的门口。
执念
为啥公告不解释noa不识别梯次限速,115时速冲到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