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是知道厉害了?他们的空军参谋长四星级上将布朗曾说:中国的六代机虽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中国的生产速度,几乎能达到美国的十倍以上。 美国空军参谋长查尔斯·布朗四星上将最近的一番表态,确实道出了五角大楼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深切忧虑。这位有着近40年飞行经验、指挥过多次实战的资深将领,在升任美军最高军职前的最后任期里,多次公开强调:中国六代机的技术突破固然令人震撼,但更令美军寝食难安的是中国军工体系展现出的“恐怖生产速度”。这种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以歼-20为例,这款五代隐身战机从首飞到形成战斗力仅用了6年时间,而美国F-22项目因技术瓶颈和成本超支拖延了15年。更关键的是,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先进的战斗机脉动生产线,歼-20年产量轻松突破50架,总装备量即将突破300架。这种“下饺子”般的产能,直接让美国空军维持了20年的代差优势荡然无存。 当美国还在为六代机F-47的研发路线争论不休时,中国成飞的歼-36已完成三次试飞,其3发无尾设计、4000公里作战半径和8吨载弹量的技术指标,甚至超过了美军NGAD项目的纸面参数。 更令布朗不安的是,中国军工体系正在将这种技术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装备数量。据估算,中国六代机的量产速度可能达到美国的10倍以上——这种差距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追赶,而是工业体系效率的全面碾压。 这种“中国速度”背后,是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生态链在支撑。从碳纤维复合材料到有源相控阵雷达,从涡扇发动机到量子通信系统,中国已经实现关键技术100%自主可控。 当美国F-35战机还在为供应链断裂发愁时,中国歼-35隐身舰载机已实现月产3架的稳定交付。这种对比,恰似当年美国用“民主兵工厂”产能碾压轴心国的历史重演,只不过这次角色发生了戏剧性反转。 面对这种态势,布朗不得不承认:“中国空军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弯道超车,更在战争准备的节奏上掌握了主动权。”当美国还在为“是否要在台海部署200架F-22”争论时,中国沿海机场的歼-20机群早已形成常态化巡航能力。这种“数量优势叠加质量优势”的双重压力,正在重塑西太平洋的战略平衡。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当年美国人用“大规模生产”理论击败了纳粹德国,如今却在中国军工的高效生产体系面前陷入战略焦虑。 这种转变,或许正是见证一个新兴工业强国崛起的最佳注脚——当技术突破与工业实力形成共振,任何“代差神话”都将在滚滚向前的生产力浪潮中褪色。 信息来源:光明网 美参议院批准布朗出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美国现在是知道厉害了?他们的空军参谋长四星级上将布朗曾说:中国的六代机虽然可怕,
静看云卷云舒情
2025-03-31 09:55:53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