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年,朱元璋的妻子马氏身患重病,无法医治,但朱元璋却对妻子说:“你想死就死吧,你死了我马上另立新后!” 为什么朱元璋会对妻子说出这种无情的话? 马英秀生于宿州的富贵人家,童年时母亲早逝,父亲将她视为掌上明珠。只可惜,后来其父被仇家追杀,父亲将她托付给好友郭子兴照顾。 郭子兴是当地有名的财主,他将马英秀视作亲生女儿,把她培养成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1352年,郭子兴在濠州发动起义。此时的朱元璋一事无成,为了讨口饭吃,他加入选择郭子兴的义军。 参军后,他屡立战功,很快便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认为他是可堪重用之才,于是将义女马英秀许配给了他。 就这样二人喜结连理,朱元璋成了郭子兴的女婿,而马英秀也为成为了朱元璋的“贤内助”。 马英秀认为丈夫有胆识,但却无谋略。按理来说,如果屈居人下作一名将士,有胆识足以,但若想成就一番大业,空有胆识是不够的。所以她便劝丈夫要多读古籍和兵书,朱元璋听从了妻子的建议,埋头苦读兵书和古籍。 而随着朱元璋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岳父郭子兴对朱元璋起了疑心,他害怕朱元璋会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他便下令将朱元璋囚禁起来,让他在狱中自生自灭。 得知丈夫境况的马英秀担忧不已,为了不让丈夫饿肚子,她偷偷将滚烫的饼藏在胸前,想给丈夫送去。 刚准备出门,正巧碰上了郭子兴的妻子张氏。她强忍着胸前滚烫的温度,故作镇定与张氏寒暄。很快,她的皮肤便被滚烫的饼烫伤,疼痛让她忍不住流泪。见状,张氏急忙将她拉到屋里问清楚事情的原委。 得知真相的张氏不禁对其心生怜悯,要知道,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绝不可轻易损伤。” 她十分心疼马氏,于是她决定帮助马英秀去见郭子兴。 一见到郭子兴,马英秀就急忙说道:“朱元璋绝无反叛之心,义父若一意孤行,我军恐失大将,千万将士也将为此寒心。”听完马英秀的话,郭子兴思虑片刻,便把朱元璋放了出来。 朱元璋回到家中后,得知马英秀为救自己而受伤,他感到十分心疼,之后便发誓要更加珍爱妻子。 朱元璋率兵作战时,马英秀变卖家产充作军饷,还带着人赶制衣服和鞋子,送往前线。这时的她依然怀有生孕,但她不顾一己之身,挨着饥饿将粮食省下来,留给前线作战的将士。 朱元璋在作战时不幸受伤,为救丈夫,她不顾危险,将丈夫背起来躲过重重围追堵截,最终,朱元璋得以活命。 不久之后,大明王朝建立,朱元璋登基为帝,马英秀被册立为皇后。生活上,她亲自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官场上,她作为一介深宫夫人,虽不得干政,但还是尽量劝谏丈夫要积极调和君臣关系。而朱元璋也对妻子的话言听计从。 公元1382年,马皇后身染重病,缠绵病榻。朱元璋十分心急,他下令让最好的太医给马皇后医治,但是,此时的马皇后已经病入膏肓,无论请多好的大夫,喝再多的药也无法挽救其生命。朱元璋大怒道:“治不好皇后,你们所有人都得死。” 马英秀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为了不连累太医,她便不肯再喝药。她对丈夫说:“我死后,你一定要选一个贤惠的妃子做皇后。”闻言,朱元璋勃然大怒道:“你想死就死,你死了我马上另立新后。” 其实,马英秀知道朱元璋并不是真的生气,他只是舍不得自己。她也明白丈夫的无奈,作为君王,他拥有全天下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作为丈夫,他却无法挽留妻子的性命。所以,她并没有对丈夫生气。 1382年,马皇后因重病撒手人寰,朱元璋深受打击。 妻子离世后,他开始变得喜怒无常。在他心中,再也没有人能比得上马皇后。因此,即使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他却再也没有立过后。
1382年,朱元璋的妻子马氏身患重病,无法医治,但朱元璋却对妻子说:“你想死就死
底层史观吖
2025-03-31 10:51:46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