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去世后,为何不传位给蒋经国,而是传给了无实权的严家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一个看似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他没有直接把大位传给儿子蒋经国,反而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严家淦来当这个过渡者。 说到当时的台湾政治环境,真可谓是错综复杂,各路人马盘根错节,互相之间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国际社会的眼睛都盯着台湾这块地方,生怕一不小心就天下大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蒋经国直接接班,肯定会让人觉得这是在搞“子承父业”,不太像话。 这时候,严家淦就成了最佳人选,严家淦是正经的技术官僚出身,在经济管理这块那是一把好手,而且他没有自己的势力,也不爱出风头,做事稳扎稳打,性格还特别随和,这让他成为了蒋介石心目中完美的过渡人选。 再说说蒋经国这边,其实他早就掌握了实权,军队他管着,情报系统在他手里,行政体系也都听他的,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麻烦事,年轻时候在苏联待过,还加入过共青团和苏共,这些经历就像个甩不掉的尾巴,虽说后来洗白了,但总归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 整个权力交接就像是在演一出精心设计的戏,明面上是严家淦当家,实际上蒋经国才是真正的话事人,严家淦处理那些繁琐的日常事务,给大家面子,蒋经国则在幕后把控大局,做实事。 这种安排妙就妙在,既不会让人觉得是在搞世袭,又能确保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三年的过渡期也不是随便定的,一来是给各方一个适应的时间,二来也让蒋经国有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最关键的是,严家淦和蒋经国之间配合得特别默契,严家淦从来不越权,该问的事情都问,该让的地方都让,把那个“过渡者”的角色演得恰到好处。 这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还真就化解了不少潜在的危机,首先是把权力平稳地交接了过去,没出什么乱子,其次是在法理上站得住脚,毕竟是按照正常程序来的,最后,这种渐进式的交接方式,还为后来的一些改革打下了基础。 回过头来看,蒋介石这步棋下得真是够精的,他用一个温和的技术官僚做缓冲,既保住了儿子的江山,又避免了太多的非议,而严家淦和蒋经国各司其职的配合方式,更是让这场权力交接显得顺理成章。 对于蒋介石这个安排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你的想法!
蒋介石去世后,为何不传位给蒋经国,而是传给了无实权的严家淦? 麻烦看官老爷们
苹果谈历史
2025-03-31 12:07:34
0
阅读:76
用户12xxx47
老蒋选人可以,小蒋选的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