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萧宏墓石刻•石兽一,石碑一,石柱二
坚持走路
2025-03-31 16:40:47
P18,来源于网络
在南京东郊的仙鹤门附近,灵山北路与学则路的交叉口有一座南朝梁代墓道石刻公园,墓主人是梁临川靖惠王萧宏。
1997年经发掘后确认,萧宏墓位于仙鹤门南不远的外郭城内、燕西线(原外郭城垣)西侧的白龙山北麓(思亲陵华侨永久公墓内),而其墓道石刻则散落于离白龙山陵园以北约一公里远、现已被拆迁的张库村的田间地头,这块地被当地人俗称为“乌龟田”。
萧宏墓,南倚白龙山主峰, 左右两侧有两座不高的山岗环抱, 前临敞阔平地, 地形极佳, 属当时堪舆术所认定的“ 风水” 宝地。其墓道则北向延伸,在张库村田头从北向南依次有石辟邪一对、 石华表一对和石碑一对。
萧宏墓及其墓道被八百多年后建造的南京明外郭城无情地切断,墓室和墓道石刻被分隔在外郭城内外。
在最近一次的城市扩张中,石刻散落的张库村已成为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的校园。虽然沧海已为桑田,但是萧宏墓石刻是幸运的,有关部门在金审学院东南角专门辟出一三角形地块,为萧宏墓石刻建造了一座石刻公园。
倒伏在田沟中,且部分已破碎损坏的墓道石刻经整理修复,现存3种:石辟邪、神道柱和石碑(包括驮碑的龟趺),共6件,包括石辟邪两只,东西相对,均为雄兽(西辟邪仅剩残块)、神道柱二、碑一和龟趺二,东西对列。它们被妥善地安置在这座公园里。
在公园中央的一汪潭水之中,建有品字型布局的三座方亭,所存石刻置于亭内,并罩有玻璃以保护,亭子之间建有栈桥 ,亭子和栈桥均线条简洁,型态方正,显得古朴,颇具南朝风韵。
[一R] 现存东辟邪(P1-6)昂首突胸,舌长伸及胸,作大踏步向前迈进状,形态剽悍,身姿有力,为现存南朝无角石兽之冠。
[二R] 西石碑(P9-11)整体尚显完好,只是碑文因风化已无法辨认,碑身南侧(P10-11)上下刻一列神怪、羽人、朱雀、青龙等八图,周有卷草纹,形态豪放飞动而华美,属碑刻浮雕之精品。
[三R] 屹立于亭中的西石柱(P12-13),其高4.96米,扁圆形,表面刻有28道瓦楞纹,为南朝神道中棱数最多的华表柱。柱额向北,上刻竖行顺读铭文“梁故假黄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临川靖惠王之神道”,清楚表明石刻主人正是梁武帝萧衍的六弟萧宏。
[四R] 东石柱(P14)断为数节,但已被修复,竖立在东亭中,东石碑已轶失,空余下无碑可驮而显得孤单的龟趺(P15)。
萧宏墓石刻中石兽形体硕大,生动传神,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作为石刻的主人,萧宏其人德行却不高。
(文字来源于网络,原创:立言)
萧宏石刻公园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