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北朝菩萨身配佛头?因菩萨头被日本盗走

坚持走路 2025-03-29 15:58:15
P1-7,北朝石佛像 P8-12,北朝“双丈八碑苏公之颂”碑首 P13-18,北朝丈八佛造像 【P1-7,北朝石佛像】 这两尊石佛像,左为“观世音”,右为“大势至”,均为“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 解放前日本盗走了两尊石佛的头部。现存两尊石佛头像为后人补加。 两尊造像均双肩著披肩下垂,胸前带项圈,腹前结僧祗支,跣足站立于莲花座上。两尊菩萨像的区别在于手的姿势和底座的不同,左侧造像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拿环状桃形法器而底座明显低矮,右侧菩萨左手施无畏印右手拿玉璧形法器而底座明显高一些。两菩萨应为阿弥陀佛的胁持菩萨,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头部为后来用水泥重新做的,但是做成了有肉髻的佛头,配在菩萨的身上显得极不协调。 两尊造像具体数据如P7。 青岛市博物馆藏临淄龙泉寺遗址的一批佛教文物,包括两尊北朝丈八佛造像(P13-18)、两尊北朝菩萨造像(P1-7)、一件北朝“双丈八碑苏公之颂”大型碑首(P8-12)、一件“龙泉寺记”石碑。 这批造像和石碑原在淄博市临淄区龙泉寺,龙泉寺遗址位于临淄区西龙池村北,淄河东岸。民国九年版《临淄县志·古迹志》载:“龙泉寺在龙池西北淄水岸上,尚有石佛四,各高丈八尺。”此记载不确,如前文所述,实为两石佛高一丈八尺,两菩萨高一丈左右。同《临淄县志·金石志》记载曾有荷兰人欲购石佛而不可得。 根据1962年青岛市博物馆实地调查资料,龙泉寺遗址面积大概有四五十亩,两尊丈八石佛原位于大殿内,居中面南并立,两尊菩萨在双丈八佛的南侧,坐东面西而立,菩萨头早已掉下,一个曾用作地界。 1928年5月1日,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济南,日本为了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进而侵略山东,日军出兵济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强行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两侧20华里的地区。龙泉寺正好位于所谓的胶济铁路20里以内,日本人于1928年7月15日劫取石佛和石碑,运至淄河店火车站,准备运往青岛进而从海路运至日本。7月24日,上海《申报》对此事加以报道,迫于中国人民的巨大舆论压力,日本人暂时未能运走石佛等大型文物,仅盗走了两件菩萨头像。 1929年3月29日,南京政府与日本签订“济案协定”,规定日军两个月内撤离,3月31日国民政府接收济南和胶济铁路,石佛和石碑等文物最终留在了淄河店火车站。1930年青岛四方机厂派出专列,把这批文物运至青岛,放置在四方机厂旁边的四方公园,后随着四方机厂的扩建,石佛所在区域成了厂区一部分。1998年7月迁移至青岛博物馆。 青岛博物馆

0 阅读:4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