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正在军帐里洗脚,忽有一名卫兵连滚带爬地进来,声音颤抖着说:“帐外有个凶神恶煞要见您!”刘邦急忙抄起一杆长矛,连鞋都顾不得穿,大声说:“哦?让他进来,我倒要看看他是何方高人!” 这个高人乃刘邦日后的贵人,名叫郦食其,是陈留城高阳乡人,从小饱读诗书,胸怀大志,空有一番抱负,年过60还未遇到贤主。 今见刘邦在陈留城外安营扎寨,郦食其对刘邦早有耳闻,认为是成大事者,便来到刘邦帐外请求相见。 怎奈沛公正在一边洗脚,一边思考国家大事,哪有心思搭理一个老儒生。 郦食其一看不见,气得怒目圆睁,手按佩剑,让卫兵再去通报“高阳酒徒”来见,否则就要闯进去。 刘邦一听,好个胆大狂徒,倒要看看。光着脚拎着长毛枪就冲出了帐外。 郦食其不慌不忙地说:“你是要率领众诸侯推翻暴秦的统治吗?我有办法,你想听吗?” 刘邦一听,果然正中下怀,请进帐中。刘邦遣退众人,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郦食其把秦国和各个诸侯国情况一一分析,指出刘邦的优劣势,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一番分析下来,刘邦对郦食其大为惊叹,被他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所折服,遂尊其为上宾,言听计从。 面对陈留城的严防死守,郦食其认为,刘邦应攻下陈留城,据守城池,休养生息,待兵强马壮之时再与秦朝开战。 陈留城交通四通八达,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又有粮食千担,可作为大军的根据地。 于是,他主动请缨,说与陈留城的太守是故交,可以去游说他投降,如果不肯,也可以做内应,里应外合,攻取陈留城,刘邦同意了郦食其的计策。 郦食其来到陈留城后去说服守城的太守,被太守严词拒绝,郦食其毫无惧色,手起刀落,砍下太守的人头,提着血淋淋的人头来到城楼。 守城的士兵一看太守已死,再坚守下去也没有意义,纷纷缴械投降。 郦食其命人打开城门,欢迎刘邦的大军进入陈留城。 自此,陈留城的将士全部归降刘邦,极大地壮大了刘邦的军威,陈留城成为刘邦的大本营,刘邦在此继续招兵买马,兵力比以前翻了一番。 立此战功,刘邦封郦食其为广野君。 后来,郦食其又游说秦朝的武将投降,致使刘邦兵临咸阳城下,秦王无力回天献出城池投降,世上再无秦朝,自此开启了刘邦和项羽的争霸之战。 当时的刘邦联合各种力量,据守荥阳,荥阳西北有座敖山,敖山上建立了敖仓,号称天下粮仓。 项羽很快攻下荥阳,占据了敖仓,他没有认识到敖仓的重要性,只是留下了很少的兵力,自己率大部队继续一路东进。 郦食其看到后,极力劝说刘邦拿下敖仓。 项羽前脚一走,后脚刘邦就攻占了敖仓,在以后的楚汉相争中,敖仓成了兵家胜败的关键。 “民以食为天”,这一战,可谓是郦食其的高光时刻。 士为知己者死,士为难得的知己者肝脑涂地。郦食其遇到刘邦这样认可他的才干,并且坚定地去执行他的计谋的贤王,可谓是幸运。 他为刘邦的大汉江山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被齐王煮烹。 郦食其的死,确实有点冤枉。刘邦一路攻城掠地,最后就剩下项羽和齐王两个对头。 齐国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为了尽快攻下齐国,郦食其自报奋勇,出使齐国去游说齐王投降,历经五天五夜的说服,郦食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依靠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动齐王缴械投降。 刘邦得到消息后,高兴地手舞足蹈,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齐国72座城池,郦食其简直是奇才。 老话说得好,乐极生悲,刘邦光顾着高兴了,却忘了告诉韩信撤兵。 原来,刘邦一边派郦食其去齐国游说,一边派韩信带兵向齐国边界进发,准备郦食其说服不成,强攻齐国。 正当郦食其游说齐王成功,韩信准备撤兵之际,手下一个谋士却上前说:“大王也没让我们撤兵呀!难道我们一支部队还比不上郦食其一个人吗?” 韩信听罢,觉得有道理,即刻命令将士攻打齐国城池,由于已经准备缴械投降,齐军毫无抵抗,韩信很快攻下临淄。 齐王一听韩信兵到,自认上了郦食其的当,无论郦食其怎么辩驳,齐王自是不再相信,认为他们是早就串通好的,盛怒之下,齐王把郦食其扔进锅里给煮了。 天下第一辩才郦食其,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读通鉴论》中记载:“乃韩信一启贪功之心,从蒯彻之说,疾击已降,而郦生烹”。
刘邦正在军帐里洗脚,忽有一名卫兵连滚带爬地进来,声音颤抖着说:“帐外有个凶神恶煞
爱吃凉拌菜
2025-03-31 17:03:27
0
阅读: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