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月,孙殿英下令向日军举白旗时,军统队长陈仙洲伏击杀伤了一百多日军,孙

国际大碗说 2025-03-31 21:14:27

1943年4月,孙殿英下令向日军举白旗时,军统队长陈仙洲伏击杀伤了一百多日军,孙殿英骂道:“陈仙洲没几个鸟兵,打得这么起劲干什么?” 几个月前,军统少将文强,以第一战区高参的身份,带着几百人的军统人员来到二十四集团军在太行山区的驻地。 二十四集团军,辖马法五的四十军,刘进的二十七军,孙殿英的新五军。其中,四十军是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的基本部队,二十七军是属于胡宗南集团的“中央军”,新五军是孙殿英一手拉起来的武装。 文强去太行山区,明线的任务是调节三个军之间的关系,暗线是重点监视有投日倾向的孙殿英,因此,文强主要是跟着新五军行动。 不待文强站稳脚跟,日军集结重兵,兵分十几路,向二十四集团军的防区,发起了扫荡。 战斗打响后,文强带去的电讯人员,向他递上一份截获的电报。电报是孙殿英发给前线师长刘月亭的,大意是让刘月亭切不可与日军贸然交火,在日军靠近时,主动撤至二线阵地。 文强读罢,叹气说:“孙殿英这老狐狸,怕是要投日了,得赶紧想个对策,不然我们都得被他拖下水。” 就在文强想着应对之策时,孙殿英的传令兵跑来说:“文高参,孙军长有请,说是有要事相商。” 文强虽不愿意,但为了不让孙殿英起疑,还是跟随传令兵去了新五军的军部。 孙殿英见到文强后,吹嘘说:“文老弟啊,刘月亭师长那真是神勇无比,带着敢死队跟敌人拼刺刀,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听说还活捉了一个中队长和几十个日本兵呢。” 文强心中好笑,面上却不露声色的说:“若真如此,那可真是了不得啊。” 孙殿英话锋一转,说:“军部位置太靠前,太暴露了,村外十几里有个关帝庙,把军部搬到那里为好,文老弟你也跟我一起去。” 就在这时,一个军官进来向孙殿英低语,孙殿英听完后,大骂说:“陈仙洲的特务队又没几个鸟兵,打得这么起劲干什么?” 文强带着几百人,大都是电侦、外勤类人员,有战斗力的只有陈仙洲任队长的爆破队,人数约二百余人。 孙殿英让新五军主动让出一线阵地后,日军大摇大摆的去占领,陈仙洲气不过,带着爆破队打了一个伏击战。 日军已和孙殿英约定“不战”,因此被爆破队打了一个猝不及防,死伤了一百多人。陈仙洲兵力有限,在得手后带着手下往山上撤去。 孙殿英对陈仙洲主动出击大为恼火,破口大骂。骂完后,想起文强在身边,便假惺惺的说:“我是怕陈仙洲这家伙,把日本人引过来。” 文强灵机一动,对孙殿英说:“我去找陈仙洲他们,把军统的人集合起来,统一行动。” 孙殿英连忙说:“这样最好,文老弟,你快去快回。” 文强出村后,往东南方向匆匆走去,没走多远,就碰上了陈仙洲。 文强一把拉住陈仙洲,说:“大事不好,孙老殿铁定要投日了,咱们不能再在这儿等死。我就在这儿等着,你赶紧带着人把弟兄们都召集起来,动作要快,晚了就来不及了。” 两个多小时后,分散在各处的军统人员陆陆续续赶到文强所在的小山头。文强看着聚集起来的约三百多人,高声说:“弟兄们,现在摆在咱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跟着孙老殿投降,当那人人唾弃的汉奸;另一条就是拼了命找个缺口杀出去,说不定还能寻得一线生机。大家说,咱们该怎么选?” 众人纷纷高呼:“突围,打出去。” 文强说:“爆破队配备的机枪多、火力强,让陈队长带着打头阵,其余人跟在后面。” 此时,日军在顺利经过新五军的防区后,把二十七军、四十军打得溃不成军,战场上混乱不堪,到处都是四散奔逃的溃兵。 文强一行好不容易突破日军一道封锁线,却迎面撞上四十军的大队溃兵。本来,文强这队人,人数不算多,便于隐蔽行动,这下可好,混在溃兵之中,目标一下变大,很快就引来了大批日军的围攻。紧接着,日军飞机也赶来轰炸。 混乱之中,文强与陈仙洲失去了联系,他身边的几个亲随也被炸死。文强带着十几个人朝着西南方向突围。 由于周围日军遍布,文强等人白天只能躲在山里隐蔽的地方,等到夜幕降临,才敢小心翼翼地赶路,艰难地摸索着穿过一道道封锁线。 干粮很快吃光了,就在文强等人绝望时,在一个山头的几孔窑洞内,意外地发现了庞炳勋总部的军需官张懋臣。 张懋臣见到文强后,高兴的说:“文高参,我一个多月前就预感日军要攻山,提前往这窑洞搬了不少粮食,想着能躲一躲。四十军防区被突破后,我就带着妻儿躲进来了。你们快进来,先吃点东西,好好休息休息。” 在张懋臣的窑洞住了十几天后,一个雨夜,文强等人决定继续赶路,他们翻越大山,辗转来到了黄河渡口。 渡口附近原本有日军巡逻,但因大雨,刚刚撤离。幸运的是,文强等人找到了一个船家,船家看着冒着风雨,将他们安全送过了黄河。 另一边,陈仙洲在与文强失去联系后,带着仅存不多的手下,艰难的突围(一说陈仙洲被日军俘虏后,被孙殿英保了出来)。 一个多月后,文强和陈仙洲在洛阳相见,两人清点手下,数百人的队伍,陆续突围回来的,不到三十人,可谓是十不存一。

0 阅读:291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