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在先秦时候应该指的是能坚守大道的领导者
君,就是领导者
子,就是能坚守大道的智者
君,所指的领导者并非特指一国之主,他应该是遍布社会之中,只要是一个群体的领导者,就可以称为君
君子,就是这些领导者中具有智慧,谨随大道,戒骄戒躁,始终慎独
这一点在中庸中写的非常透彻了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而如果考察商代甲骨文,春秋时期的官员制度,以及周朝对后宫及一家之主的称呼,都可以看出「君」其实就是一个群体的领导者的意思
这样解析之后,大家就应该知道,其实易经,道德经,大学,中庸其实都是先秦时期的领导力培养教材
分辨这个概念,也是因为古人的概念都是一字一义,君子,自然应该是君与子合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社会中各群体的杰出领导者,实干者
并不是现在所指的文艺装B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