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 在北欧的波罗的海沿岸,有一个曾经让全球羡慕的国度。这里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全民医疗教育免费,失业者能拿八成工资,连监狱都像星级酒店。然而仅仅几十年后,这个被誉为"北方乌托邦"的国家,却沦为"欧洲强奸之都",每年发生近万起性侵案件,连白天上街都成了女性的噩梦。 这就是瑞典,一个被"圣母心"亲手毁掉的发达国家。 二战期间,当整个欧洲被战火吞噬时,瑞典凭借"永久中立国"的身份猥琐发育。其他国家在废墟中重建时,瑞典已建成全球最完善的福利体系。 这种躺赢模式让瑞典人产生了幻觉——只要永远当"圣母",好日子就能永远持续。他们不会想到,这套建立在资源掠夺和殖民遗产上的福利制度,本质上是个脆弱的空中楼阁。 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育率断崖式下跌,瑞典政府做出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决定:大规模接收难民填补劳动力缺口。他们颁布《难民法案》,给予难民与本国公民同等的福利待遇,甚至连犯罪记录都能既往不咎。 这种"白左式"的仁慈很快演变成灾难。 最初涌入的是中东战乱国家的难民,接着是非洲贫困地区的移民,最后连经济状况良好的东欧人都开始冒充难民。 这些外来者发现,在瑞典躺着就能拿救济金,比在本国辛苦工作赚得还多。 据统计,斯德哥尔摩某难民中心,85%的适龄男性拒绝工作,每天聚众酗酒斗殴。 更讽刺的是,这些人一边享受着瑞典的高福利,一边在社交媒体上辱骂"北欧蛮子"。 当本土居民抗议时,瑞典政府反而指责他们"缺乏包容心"。这种纵容让犯罪率呈几何级增长。 2023年斯德哥尔摩警方数据显示,外来移民犯下的强奸罪占总数的73%,持刀抢劫案中有89%涉及难民群体。 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些难民营甚至出现了"性侵产业链",未成年女孩被当作商品在暗网交易。 面对失控的治安,瑞典警方选择集体沉默。202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警察工会主席安德森公开表示:"我们接到命令,对某些群体的犯罪要'保持克制'。"这种自欺欺人的政策,让瑞典彻底沦为"犯罪者的天堂"。 如今走在斯德哥尔摩街头,随处可见被烧毁的汽车、涂鸦的商铺,曾经的"安全之都"变成了"恐惧之城"。 更荒诞的是,瑞典政府至今仍在为错误政策辩护。外交大臣瓦尔斯特伦声称:"难民危机是全球化的必然代价。" 教育部长埃克伦德则在电视上宣称:"移民带来的文化多样性,是瑞典最大的财富。"这种掩耳盗铃的言论,让瑞典民众彻底寒心。 最近一项民调显示,68%的瑞典人认为国家正在"自我毁灭",超过半数家长考虑移民海外。 这个曾经让全球仰望的国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当"政治正确"凌驾于国家利益,当圣母情怀取代理性决策,再强大的国家也会走向崩溃。 看着瑞典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打着"人权"旗号的自我毁灭,究竟是文明的进步,还是集体的疯狂?当白左精英们在豪华别墅里高谈阔论时,那些在街头被抢劫的瑞典民众,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
美国现在提出“三分天下”模式,晚了吗?3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发文指出:
【4评论】【12点赞】
猩猩
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