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一喊缺稀土,蒙古国马上就挖了十万吨,心想这下能大赚一笔。结果货刚备齐,老美那边就不要了。其实美国压根没打算真买蒙古国的稀土,这事儿就是一场算计,他就是想要搅黄中蒙的稀土合作。 这事得从美国的稀土焦虑说起。全球80%的稀土供应攥在中国手里,老美搞高精尖产业又离不开这玩意儿。 前两年咱们限制出口,白宫急得团团转,满世界找替代方案。找遍了五眼联盟和南美国家都没结果,最后盯上了蒙古——这地方稀土储量够老美用几十年。 于是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带着"开放天空协议"和50亿美元投资的诱饵,跑去乌兰巴托签了个开采合同。 蒙古人哪见过这阵势,当场就上头了,连夜开工挖了十万吨稀土。结果呢?美国承诺的资金一分没到账,连运输方案都没影儿。 现在蒙古仓库里堆着十万吨稀土,每天仓储费就上百万美元,累计损失都快3亿了。 老美这招叫"一石二鸟":既想绕开中国稀土供应链,又想离间中蒙关系。可他低估了两个关键点。 第一是运输命脉攥在咱们手里。蒙古是内陆国,稀土外运要么借道中国,要么走俄罗斯。中俄铁路轨距不一样,蒙古想搞"可变轨距列车"?光协调技术标准就得好几年。空运?每吨运费4万美元,稀土本身都不值这个价。去年咱们在边境部署了电子围栏,用射频识别技术死死盯着稀土流向,老美想偷运根本没门儿。 第二是稀土提纯技术门槛。美国本土年提纯能力才2500吨,消化十万吨稀土得新建40座工厂,要花80亿美元不说,还得等五六年。澳大利亚倒是有稀土矿,可运到美国又得经过咱们家门口。至于废料提取技术,短期内根本没法商用。 反观中蒙合作,那才是真正的互利共赢。去年蒙古对华出口额不降反增40.9%,铁路、煤炭、矿产合作项目一个接一个。中蒙跨境铁路建成后,每年能运3000万吨货物,光煤炭出口就能让蒙古多赚15亿美元。 最近咱们还在上海搞了矿山一体化产业链会议,把合作从开采延伸到深加工,蒙古的稀土就算不卖给美国,也能通过中国技术变成高附加值产品。 现在蒙古人算是回过味儿来了:跟老美合作就像坐过山车,跟中国合作才是稳稳的幸福。美国想靠政治手段打破市场规律,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除了证明"稀土霸权"不可撼动,还能留下什么呢?您说,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足以让某些国家清醒吗?
老美一喊缺稀土,蒙古国马上就挖了十万吨,心想这下能大赚一笔。结果货刚备齐,老美那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4-01 14:55:3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