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樊敏碑哪些往事 1. 雕鏤:雕刻。 2. 龜趺:碑下的石座,形状似龟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4-01 11:03:25

注释樊敏碑哪些往事 1. 雕鏤:雕刻。 2. 龜趺:碑下的石座,形状似龟。 3. 鏨斷:用凿子凿断。 4. 禿壳:指龟趺顶部没有雕刻装饰,光秃秃的样子。 5. 鑿痕:凿刻留下的痕迹。 6. 審合:契合、合适。 7. 跋文:写在书籍、文章等后面的短文,多用以评介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 8. 將仆:将要倒下。 9. 豎立無恙:竖立着没有损坏。 10. 舊趺:原来的碑座。 11. 同制:形制相同。 12. 方跌:方形的碑座。 13. 浮雕蜩盤衝壁:在碑座上雕刻着蝉盘绕在碑壁的图案。 14. 隸釋:南宋洪适所撰,是一部考释汉魏隶书石刻文字的著作。 15. 劉盛息懍書:刘盛的儿子刘懍书写。息,指儿子。 16. 鐫立:刻立,树立。 17. 碑稜:碑的棱角。 18. 換植:更换、移植。 19. 紹興: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 20. 發見:发现。 21. 荒榛莽間:荒芜、草木丛生的地方。 22. 亟:急忙,赶快。 23. 表而出之:把它表彰宣扬并展示出来。 24. 目其顛:给它的顶部题名。 25. 漢李廉墓:汉代李廉的墓。这里可能是误认。 26. 樊敏申𮟯:樊敏(相关事迹或意义)得到申述、彰显。“𮟯” 通 “陳(陈)”,有陈述、展示之意。 27. 漢官儀:汉代官员的礼仪制度。 28. 官道側:官道旁边。官道,官府修筑的道路,相当于现在的国道之类。 29. 異趣:不同的趣味、风格。 翻译 证明二:樊敏碑雕刻得非常精细,如果原本就是这个龟形碑座,那么在龟背上必然会有同样精细的碑座雕刻,用来承接石碑。不应该是被凿断的光秃外壳,而且凿刻的痕迹很粗糙。石碑与这个碑座也不契合。 证明三:丘常的跋文中已经说“这块碑将要倒下”。现在这块碑竖立着没有损坏,也无法摇动。由此可知原来的碑座到宋代时已经损坏。如果不是碑座损坏,石碑不应当倒下。 证明四:高颐碑的一切形制都与樊敏碑相同,雕刻也出自同一人之手。高颐碑是方形碑座,上面有浮雕的蝉盘绕在碑壁上的图案。樊敏碑应当也有雕刻装饰的方形碑座。方形碑座中间是空的,才容易破裂损坏。 关于马(此处“馬”表意不明,可能前文有相关铺垫,暂时直译),打算在它的右侧配立一块碑。樊敏碑只有一块。 右边:洪适在《隶释》中记录樊敏碑,提到有刘盛的儿子刘懆书写等字样。如今“盛”字以下的部分已经随着石碑的损坏而缺失。“懆”字也完全不见了。 在宋代时就已经缺失,那么洪适也无从知道它原本是什么字了。碑石是坚硬厚实且没有纹理的红色岩石,已经竖立了一千八百多年,从来没有损坏过上面的浮雕图案,哪怕是一片鳞片、一只爪子,怎么会无缘无故地使碑的棱角脱落一尺左右呢? 碑的棱角脱落,是因为更换移植了新的碑座。 我因此怀疑给樊敏碑更换碑座这件事发生在南宋时期。或许就是县令程勤(此处“蔡令程”表意可能不完整,或有缺漏)的举动。 程勤在绍兴二十九年,在荒芜草木丛生的地方发现了这块碑,急忙建造了大屋子把它覆盖保护起来,将它表彰宣扬并展示出来,给碑的顶部题名为“汉李廉墓”,认为樊敏(相关事迹或意义)得到申述、彰显,能让人重新看到汉代官员礼仪制度的端倪。既然说碑在荒山草木丛生的地方,那么原来的碑并不在官道旁边。把它表彰展示出来,就应该迁移放置到官道旁边。就这个碑座的风格来看,也颇为古朴雅致,背部隆起很高,与近代的龟形碑座风格不同。石头的颜色也已经很陈旧。 所以怀疑这件事(相关行为或事件,前文未明确,需结合更完整文本理解 ) 。

0 阅读:0
书竹随心过去

书竹随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