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8岁知青石小丽,直勾勾盯着19岁女医生为她上药。突然,石小丽泪流满面:“医生,以后我把你当成妈妈,行吗?”不料,女医生连连点头。 石小丽18岁这年,被建设兵团誓师大会所感动,成为上海第1批去北大荒的支边青年。 到了黑龙江密山,当看到宿舍时,石小丽惊呆了:一排黑不溜秋的土坯房,墙上是一团团蚊子血,肮脏、简陋! 饭菜,也是从没吃过的:如小枕头大的馒头、玉米面硬窝头、大碴子粥,和飘着几片菜叶、清澈见底的菜汤。 尤其是大碴子,让石小丽喉咙生疼,根本无法下咽,每顿饭总是吃不饱,饿得难受。 而且这里的蚊子特别多。有一种,叫牛虻,比苍蝇还大,被咬一口,发红发痒,忍不住用手挠,立即水泡化脓,晚上就胀得疼,睡不着觉。 石小丽忍不住,跑到来时的土路上,向南失声痛哭:爸爸妈妈,女儿好想你们呀! 可写家信时,石小丽又怕父母担心,从来不提这里的艰苦。 每到晚上,她就把被子往头上一蒙,躲在里面悄悄哭,哭着哭着,睡着了,一觉醒来,见月儿圆圆挂在夜空,就更想家,又哭。每天早上,枕头都湿漉漉的。 石小丽腿上,被蚊子咬得严重,连部19岁的女医生钱伍捷,前来给她上药。 石小丽死死盯着钱医生的脸看,觉得钱医生专注的样子,像极了自己的妈妈。 石小丽的妈妈,也是一名医生。小时候,石小丽碰破了腿,总是妈妈小心翼翼地给上药。 钱医生问石小丽:“你怎么总盯着我看呀?” 石小丽突然泪流满面:“对不起,医生,你很像我妈妈,我以后,以后把你当成妈妈,行吗!”说完,泣不成声。 钱医生尽管才19岁,可看着眼前这个又瘦又小的女孩,不由心疼起来,她连连点头:“以后,你就把我当成妈妈吧!” 石小丽哭红的眼睛,一下亮了,仿佛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盏明灯。 钱医生的善意温情,给了石小丽极大安慰,她有了一种亲人就在身边的感觉,觉得异地他乡,不再孤单、不再害怕。 一次,石小丽班组上山凿炮眼,完工后,刚下山,有人没接到命令,就把炮点着了。 炮接2连3在石小丽身后、身旁炸响,震耳欲聋,被炸起的树根、土块,纷纷从头顶落下。 石小丽被吓得魂飞魄散,像1只不知所措的羔羊,一路小跑到医务室,一头栽进钱医生怀里,呜呜哭个不停。 钱医生像母亲似的,轻轻拍打石小丽,安慰她、劝抚她,直到石小丽在她怀里,慢慢睡着。 看着睡着的石小丽,脸上仍留有泪痕,钱医生不由爱怜地叹息:虽然她只比我小1岁,可还是个孩子呀! 钱医生开始关注石小丽,她知道石小丽爱哭,特别是在晚上。于是临睡前,都去看一眼石小丽。 一旦看见,石小丽用被子捂住头,就一定又在哭了!钱医生就会上前,将被子撩开,让石小丽跟她到水库旁散步。 钱医生知道,石小丽爱唱歌,就鼓励她唱,见石小丽情绪不佳,就会先哼唱歌曲,给起头。 可钱医生五音不全,哼出的曲子,跑调又猛又直接,往往会逗得石小丽咯咯笑,钱医生也跟着笑,是抬头哈哈大笑。 笑声感染了石小丽,她开始一首接一首地唱,钱医生打拍子,月光下,歌声、笑声、嘻戏声在旷野中回荡。 面对爱哭的石小丽,钱医生说的最多一句话是:“小丽,不哭,要坚强,有事你必须自己扛!” 一年后的一天,钱医生又对石小丽说了这句话。石小丽觉得怪怪的,并没在意。可当她收工回来,钱医生却不见了,医务室已换人! 石小丽被吓坏了,失魂落魄,到处找、到处问,但没人知道。 钱医生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净净,若不是她俩有一张水库旁的合影照片,钱医生仿佛根本就不曾存在过。 石小丽不吃不喝,哭了三天三夜,迷迷糊糊,梦到了钱医生:小丽,不哭,要坚强! 钱医生的话,让石小丽好像一下长大了。 割麦子,别人6把麦穗割1刀,她手小,只能抓3把麦穗,她就不吃不喝不休息,闷头干,干着干着,一抬头,眼前没麦子了,她第一个完成任务。 看见蛇,她也不再惊叫躲避,而是一把抓起蛇尾巴,满天乱甩,然后一扔,蛇死了,有人一量:1.76米。 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石小丽渐渐成为榜样。 1990年,40岁石小丽返城,回到上海。 她一直都惦念、寻找着钱医生。2016年,已经66岁的石小丽,经媒体帮助,终于见到了钱医生。 石小丽第1句话是:“钱医生,小丽变得坚强了,我真的做到了!”2人抱头痛哭。 钱医生流泪道,当年之所以不辞而别,是因为上级照顾她,回乡看护重病的母亲,这属于“走后门”,所以不允许她告诉任何人。 说完,2人紧紧相拥,再不愿分开。 几天后,她俩结伴,返回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见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不由感慨万分。 钱医生亦师亦友亦亲人,她的陪伴和教导,让石小丽度过了那段最无助的岁月,从而影响了石小丽的一生,完成了自己成长中的蜕变。 被钱医生唤醒的坚韧强大,在石小丽的自我克制中,逐渐升华,让她在北大荒扎根22年,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我努力过,奋斗过,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岁月!”这就是那个火红年代,知青们的共同心声吧。
1968年,18岁知青石小丽,直勾勾盯着19岁女医生为她上药。突然,石小丽泪流满
底层史观吖
2025-04-01 11:13:00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