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孙立人刚走到床边。突然,他发现床榻上躺的女子,竟是他的护理师。吓得他转身就走,哪料,妻子却站在门口说:“今晚,你必须和她圆房!” 1913年,张晶英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是军官,家境殷实。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善解人意。 1930年,张晶英受邀参加舞会,没想到,这场舞会,碰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男人。 17岁的张晶英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不仅气质出众,而且还是南京汇文女子中学的校花。她在舞会上一出现,立刻成为焦点,众人纷纷投去爱慕的眼神,孙立人便是其中之一。 舞会上,孙立人的目光一直跟随着张晶英移动。情不自禁地竟走到她面前,相邀一舞。 一曲结束,两人不但没分开,竟愉快地聊起天来。把友人都忘在一旁,不予理睬。两人越聊越投机,相见恨晚。 此时高大健硕,英气逼人的孙立人,也让张晶英一见倾心。情窦初开的她,被孙立人的见识和谈吐深深吸引。 之后,孙立人经常约张晶英逛街、喝茶、聊天。有时吃完饭,两人还依依不舍,又一起散步回家。 一段时间之后,孙立人鼓起勇气,向张晶英倾诉衷情,希望能娶张晶英为妻。没想到,张晶英却面露为难,当即拒绝。 然而,张晶英内心十分纠结,她并非对孙立人无意,只是他家中早已有妻,自己怎能再嫁为妻? 原来,孙立人有位夫人,名叫龚夕涛。她是孙立人受父母之命,娶进门的妻子。 两人婚后多年一直没有子女,没多久,又因孙立人外出求学而分居两地。 龚夕涛一直在老家照顾公婆,与孙立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话也说不上几句。 没有共同语言的婚姻,终会分道扬镳。 为了与张晶英结婚,孙立人提出与龚夕涛结束婚姻关系。哪料,父母一听儿子要休妻,怒骂道:“她犯了什么错,要这么对她?我们只认龚夕涛一个儿媳!” 谁料,孙立人竟不顾二老反对,坚持要娶!他厉声道:“我以后就一个夫人,她就是张晶英!” 1930年,17岁的张晶英为了爱情,在父母反对下,义无反顾嫁给了30岁的孙立人,两人过起了蜜里调油的小日子。 没成想,婚后甜蜜得日子没过多久,孙立人便开始四处征战。 在战争岁月里,哪怕张晶英跟着丈夫四处辗转,随军迁移,两人待在一起的日子寥寥可数。 战火纷飞,联络不上丈夫的张晶英,一直生活在担惊受怕中。怎料,怕什么就来什么。 1937年,桥头堡日寇战斗中,孙立人身负13处伤,命悬一线。部下拼命,从死人堆里救下他。在医院治伤几个月,终于保住一命。 然而,一直没有丈夫消息的张晶英,却备受煎熬。她四处打听丈夫的消息,见到部队上的人就问:“见过孙立人吗?我是他夫人,你知道他在哪吗?” 几月的时间,张晶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个人处在崩溃边缘,精力憔悴。 谁知,当孙立人病愈回来时,她却说想杀了他。 孙立人回家的那一刻,张晶英见他面容憔悴倦怠,瘦骨嶙峋的样子,心疼的直掉眼泪。她掐着丈夫的胳膊,恨恨地说:“我宁愿把你杀了,也不想你再上战场!” 在她心里,丈夫是属于她的,要死也只能死在自己身边,才安心。 1948年,夫妻二人来到了台北,终于过上安稳点的日子。本以为是好日子的开始,没想到,一次检查,摧毁了张晶英的美好向往。 张晶英非常爱丈夫,一直想为丈夫生个一儿半女。丈夫孙立人却总说:“我之前受过伤,孩子一事随缘吧。” 之前因为战争,两人聚少离多,可现在张晶英依旧久怀不上,着急之下,她悄悄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让她大惊失色。 原来,问题竟在自己身上,这让张晶英一时接受不了,自责道:“我不能生育,丈夫岂不是后继无人!” 想到丈夫马上就快50岁了,于是她决定,偷偷为丈夫纳位姨太太,好给孙家留后。 1950年,张晶英几经筛选,找到了张梅英。张梅英相貌端庄,温文尔雅,还不到30的年纪,与丈夫正合适。 一开始,张梅英被招到孙家做家庭护 士。她工作踏实,为人善良,对所有人都很恭敬,孙立人很赏识。 张晶英很满意这样的结果,一天,她把张梅英叫到一旁,拉着她的手说:“梅英,我想让你做孙立人的姨太太,你愿意吗?” 张梅英很是吃惊,想了一下问道:“夫人怎会有如此想法,我配不上将军这么好的人!” 张晶英诉说着自己的苦楚,对张梅英说:“有你在他身边,我很放心。你能更好地照顾到他。”说完,拍了拍张梅英的手,恳切地点点头。 张梅英听到夫人的一番话,红着脸颊,点了点头,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孙立人看着床榻上,夫人挑选的姨太太,不知说什么才好,几次欲言又止。他转头又看向夫人,夫人坚毅的目光告诉他,只能服从。 没成想,张梅英后来,接连为孙立人生下2儿2女。让孙立人年过半百,过上了儿女绕膝的生活。 张晶英是一个忠于自我,忠于选择的人。为爱,她不顾阻扰,嫁他为妻。愿为他披荆斩棘,愿替他承担义务,也愿为爱让步。她给了我们一段不一样的爱情。 世间难得真情,不得不说,孙立人娶到张晶英这样一位,爱他如痴的妻子,真是他一生的好福气。
一天夜里,孙立人刚走到床边。突然,他发现床榻上躺的女子,竟是他的护理师。吓得他转
百年战争录
2025-04-01 11:44:15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