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原本是南方长江流域的一个部落联盟,曾经派兵参加周武王的伐纣战争,在周成王时被封子爵,建邑丹阳(今湖北秭归县),这就是所谓的封建来由,夏商周时期都对有功于自己家天下政权的氏族部落联盟加封侯、公、子爵等官阶,以拉拢他们维护自己的权势权力权益。 到西周周夷王(公元前869—857)时,周王朝已开始衰落,而被周天子分封加爵的各诸侯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称霸天下,这就是所谓的春秋五霸,其时楚国的第六任子爵熊渠,自称“蛮夷”,而“蛮夷”称谓始于殷商时期统治者对长江流域一代没有归附于殷商王朝之民的蔑称(见《诗经》),楚国日渐强大,熊渠一口气自作主张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后被周厉王取消了。 公元前704年,楚国国君熊通请示周天子进爵,周平王不允,于是熊通自称武王,自此,楚国的国君世世代代称王,到了春秋中期,楚人便开始向天子叫板,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熊侣自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居然向周天子使臣王孙满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来。 九鼎是大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制作的礼器,楚王都敢问鼎了,可见周王室衰微到什么地步了?!王室衰微,诸侯就跋扈。 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龙去脉。
据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原本是南方长江流域的一个部落联盟,曾经派兵参加
儒雅湘水送余波
2025-04-01 14:20:49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