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首青铜铃】
卡约文化
青海省湟中县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赠
南京大学博物馆
卡约文化是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的。卡约为藏语,意为山口前的平地。
卡约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种文化遗址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土著文化。东起甘青交界处的黄河、湟水两岸,西至青海湖周围,北达祁连山麓,南至阿尼玛卿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湟水中游的西宁盆地,遗址最为密集,显然是其分布的中心地带。
卡约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年代约当公元前900~前600年,相当于我国中原的西周时期。
卡约文化因为有大量青铜器出土,虽然仍旧广泛地使用石器,却已进入青铜时代。
夏鼐先生是最早对甘青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族属问题进行探讨的学者。他在《临洮寺洼山发掘记》一文中指出,洮河流域恰在古代氐羌的区域中,氐羌族曾实行过火葬制度,寺洼山火葬制的发现增强了寺洼文化和氐羌民族的关
系。
此后,考古学界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R] 羌族或氐羌族文化遗存
[二R] 戎族文化遗存
[三R] 月氏或乌孙族文化遗存
有学者分析,得出P5结论,基于此可得到这样的认识:
[一R] 甘青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受齐家文化影响,以河湟区为中心向周边传播。
[二R] 羌人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① 在齐家文化晚期、四坝文化早中期阶段形成;
② 至辛店、卡约、寺洼早中期和唐汪式遗存早中期阶段,羌人文化迅速发展,迁徙频繁,其单一的羌人文化特征形成了不同的表现风格,并吸入了别种族群的文化因素,文化成分渐趋复杂;
③ 至寺洼晚期,沙井、诺木洪文化中晚期,羌人族系逐渐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其独特的羌人文化特征被逐渐削弱并变的模糊。
[三R] 甘青地区以河湟区为中心的诸考古学文化,其族属都在
具有羌人文化特征的体系内,将其泛称为羌戎文化体系。
金属冶炼在青海地区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早,宗日遗址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就出土了铜刀、铜环等器物。
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带有纹饰的一面铜镜——七角星纹铜镜就出土于贵南尕马台墓葬。齐家文化时期,河湟地区已进入青铜文化阶段。
南京大学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