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回应雷军回应:哀悼与承诺,但关键问题未解决!4月1日晚,雷军通过社交媒体首度

傲蕾说娱 2025-04-02 01:28:06

雷军回应雷军回应:哀悼与承诺,但关键问题未解决!

4月1日晚,雷军通过社交媒体首度发声,表示“心情沉重”,向遇难者家属致哀,并承诺小米将全力配合调查、不回避责任。此前,小米公司已公布部分事故细节,称事发后1分钟内触发紧急呼叫并联系车主,但未直接回应车门锁死和电池安全问题。

雷军在回应中强调“用行动回答”,但公众等待的不仅是表态,更是真相与改进。正如网友所言:“汽车性能平权的终极目标,不是让每个人享受超跑的速度,而是让每个人平安回家。”

🔻争议焦点

1. 车门锁死疑云

小米客服称车辆配备“机械应急拉手”,断电时可手动解锁,但家属质疑实际操作可行性。用户手册虽提及此功能,但消费者是否接受过培训?事故中拉手是否失效?官方仍未明确回应。

2. 电池安全隐患

涉事车辆为标准版SU7,搭载比亚迪/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但未配备“电芯倒置技术”(Max版独有)。该技术宣称可在极端情况下释放能量保护乘员舱,标准版的安全性是否因此打折?

3. 智驾系统可靠性

事故前NOA系统发出风险提示仅2秒,远低于人类平均反应时间(2.5秒)。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未激活,引发对高速场景下智驾逻辑的质疑。

🔻行业启示:敬畏速度,更需敬畏生命。此次事故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警钟:

1. 技术透明度:车企需公开智驾系统的局限性,而非仅宣传“激进参数”。

2. 安全教育:高性能车辆是否应设置准驾门槛?消费者是否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责任边界:智能驾驶事故中,车企、驾驶员、道路管理的责任如何划分?

🔻当企业家将个人形象与产品深度绑定,危机公关的滞后会直接导致信任崩塌。

网红留几手在直播时声称雷军被捧的太高了,有点高处不胜寒。说实话,不管留几手是出来蹭热度还是中立性评价,小编觉得话糙理不糙。现在小米的品牌跟雷军捆绑非常严重,整体的品牌形象都靠雷军一个苦苦支撑,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遭遇信任危机,小米也就危险了!

0 阅读:26
傲蕾说娱

傲蕾说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