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三位“义父”:
1.丁原:早年在丁原麾下担任主簿,因骁勇善战而被其看中;后来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进京勤王。董卓率军平定了宦官之乱,而且还想吞并丁原的兵马,于是收买吕布;他最终出卖旧主,将丁原斩杀。
2.董卓:吕布杀丁原,而后转投董卓,因此受到了他的信任与重用。然而董卓心胸狭隘,时常迁怒于吕布,再加上他又与董卓侍婢私通,担心事情会败露,最终转投司徒王允;在二人的密谋之下,吕布杀了董卓,并夷三族。
3.王允:董卓死后,他开始执掌朝政;不久,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率兵攻破京师长安。吕布战败,他本想带着王允一起出逃;但王允不愿苟且偷生,随即便被处死,终年56岁。
在《三国演义》中,这三位都曾是吕布的义父;然而史书上,只记载了他只有一位义父,那便是权倾朝野的董卓。
吕布反复无常,在历史上留下了“三姓家奴”的恶名;他骁勇善战,本可辅佐自己的主公成就一番功名大业,但随着吕布多次反水,这一幻想最终迎来破灭。
他反客为主,占领徐州,取得了一番小小的成就,却不听谋士陈宫良言,最终败于曹操。
事实证明,吕布只适合做一员征战四方的猛将,并不适合坐主公之位,因为他缺乏领导的魄力与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