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士兵卢加胜在训练中因额头有个疤痕被政委留意,经询问才发现,他竟是6年

住顶楼小邹 2025-04-02 10:31:40

2007年,士兵卢加胜在训练中因额头有个疤痕被政委留意,经询问才发现,他竟是6年前在列车上与23名军警合力对抗76名歹徒的“列车英雄”。 2007年,南京军区73022部队的训练场。政委白吕的目光偶然落在一个名叫卢加胜的年轻士兵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被他额头那道相当显眼的疤痕吸引了。 那疤痕看着有些年头了。白吕随口问了一句这疤的来历。没想到这简单的问题却让卢加胜显得有些不太自在,眼神躲闪,回答也支支吾吾。 这种反常让经验丰富的白吕意识到,这道疤背后恐怕藏着不一般的故事。 于是白吕把卢加胜叫到了办公室,耐心细致地跟他聊了起来。随着谈话深入,一段被刻意尘封了整整六年的往事,就这样被揭开了。 2001年春运期间,K148次列车上人头攒动,挤满了急切返乡和归队的旅客。探亲结束的卢加胜,也在返回部队的这趟车上。 突然间车厢里秩序大乱,七十六名手持器械的歹徒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拥挤不堪的人群中公然抢劫、施暴,场面一度完全失控。 乘客们惊恐万状,仅有的几名乘警面对如此数量的暴徒,显得力不从心。 混乱之中,乘警找到了同在车上、正在休息的卢加胜。了解到情况的危急性,这位军人没有片刻迟疑,立刻跟着乘警冲向了事发的车厢。 眼前的景象虽然骇人,卢加胜却迅速镇定下来。他快速联系上车上同行的另外几位身着便装的战友,经过短暂商议,卢加胜判断,必须先擒住为首的匪徒,才能有效控制局面。 他们立刻行动,让乘务员以谈判的名义,将匪首引到了餐车。就在匪首露面的那一刻,卢加胜和战友们果断出手,合力将其制服。 头目一被抓住,剩下的歹徒果然阵脚大乱。随后卢加胜、他的战友以及赶来增援的乘警,总共二十三人,与剩余的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 这场搏斗在狭窄的车厢里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空间有限,刀光混乱,尖叫和哭喊声不绝于耳。卢加胜一直冲在前面,一边尽力保护着身边的乘客,一边与歹徒周旋。 激烈的打斗中,他的额头、小腿多处被砍伤,右手甚至被一个歹徒死死咬住不放。鲜血很快浸透了他的衣裳,但他一步未退。 最终依靠众人的齐心协力,所有歹徒都被成功控制住,一场可怕的危机得以平息。 事后卢加胜因伤住进了医院。但他心里始终惦记着部队的训练。仅仅过了十天,伤口还没完全长好,他就悄悄办理了出院手续,自己垫付了七千多元的医药费,急忙赶回了部队,生怕落下进度。 K148次列车上的英勇事迹很快传开了,媒体争相报道,努力寻找参与搏斗的英雄,《解放军报》也为此刊登了寻人启事。 但卢加胜对此始终保持沉默,从未跟任何人主动说起这段经历。 在他看来,军人保护人民是天经地义的责任,没什么值得拿出来炫耀的。 如果不是六年后的那次不经意的注目,如果不是那道无法彻底掩盖的疤痕和白吕政委的细心追问,这件惊心动魄的壮举,可能真的就此沉寂下去。 当白吕政委再次向他核实情况时,卢加胜只是平静地回答:“在场只要是个当兵的,都会站出来。” 后来人们才了解到,卢加胜一直就是这样的人。他把自己的津贴省下来寄回家乡修路,还资助村里的孤寡老人。 汶川地震后他也第一时间捐出了自己的积蓄,自己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部队里两次提拔干部的机会,他都主动让给了战友,自己则一门心思钻研训练和技术革新。 卢加胜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名普通士兵身上所蕴藏的不凡勇气和纯粹品格。 他额头的那道疤痕不仅仅是当年勇气的证明,更像是一枚无声的勋章,代表着一位军人对职责的忠诚和默默无闻的奉献。 来源:营山籍全国道德模范卢加胜 :侠骨柔情真英雄——2016-02-15 ·南充经济网

0 阅读:38

评论列表

forcewoo99

forcewoo99

3
2025-04-02 11:41

这种英雄不是那种靠摆拍的人可比的,这才是中国军人,永远的中国长城!

住顶楼小邹

住顶楼小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