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约真敢全力以赴公开介入,俄乌战争会不会立刻结束?表面看是 “群狼围熊”,实则大概率会陷入 “核威慑下的消耗战泥潭”。咱先掰扯掰扯双方的底子:北约光战斗旅就扩到 131 个,快速反应部队凑了 50 万,F-35、爱国者导弹、航母战斗群这些装备看着确实唬人,常规军力纸面数据碾压俄罗斯。 先说常规战层面。北约想速战速决?难。俄军在格鲁吉亚、叙利亚玩的 “闪电战 + 火力覆盖” 套路,现在升级成 “无人机蜂群 + 巡飞弹洗地”。去年北约在德国搞 “堡垒雄狮” 军演,轻型步兵旅连炊事车红外信号都处理不了,到乌克兰战场就是活靶子。 俄罗斯军工产能更是吓人,战时每月能造 3000 枚导弹,伊朗、朝鲜变相输血无人机和弹药,越打后勤越稳。反观北约,法国在乌克兰建的无人机工厂被俄军炸得稀巴烂,波兰修的机场转运部队,俄军导弹照着 “民用设施” 就招呼,参考之前炸爱国者导弹阵地,连美国大兵都敢收拾,北约补给线能撑多久? 再说核威慑这根弦。美国共和党议员金辛格吹 “三天击败俄罗斯”,可他忘了俄罗斯有 2000 多枚战术核武器部署在西部军区,伊斯坎德尔导弹从加里宁格勒发射,10 分钟就能覆盖华沙。 北约要是敢大规模地面介入,俄军大概率先拿 “口径” 导弹炸断波罗的海沿岸的北约补给线,再用苏 - 57 带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突防,直接端掉北约前沿指挥所。这时候北约面临两难:升级到战略核打击,全世界跟着陪葬;止步于常规战,就得耗在乌克兰的烂泥塘里,每天烧掉几十亿美元,还得看着东欧国家因为难民潮和能源危机闹内讧。 说白了,北约介入俄乌战争不是能不能赢的问题,而是敢不敢承担后果的问题。常规战打成消耗战,欧洲经济崩了、选票丢了;核战触发 “相互确保摧毁”,整个文明都搭进去。 现在俄乌都在找台阶和谈,泽连斯基说 “2025 年可能结束战争”,普京也松口 “愿谈公平方案”,美国特朗普政府忙着斡旋,本质上都是看清了 —— 真让北约和俄罗斯正面硬刚,没有赢家,只有 “双输” 和 “全输” 的区别。和平谈判虽然难,但总比把欧洲变成核战场强得多。
蛙媒:天然气船进不来——蛙媒报道,由于解放军在台岛周围的军演,1艘天然气LNG船
【10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