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核武专家张宪义带着机密叛逃到美国。28年后他公开为自己辩解,却意

唐人街卡通人 2025-04-02 11:54:55

1988年,中国核武专家张宪义带着机密叛逃到美国。28年后他公开为自己辩解,却意外获得不少人的称赞。原因是他当年窃取的资料,至今仍对台海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多年后,曾经的核武核心科学家张宪义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为自己近三十年前石破天惊的“叛逃”行为辩解,会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他? 他在2016年前后受访时声称,当年的选择是为了阻止台湾拥有核武器,避免两岸陷入核对抗的毁灭性灾难,维护了台海和平。 这番说辞竟也赢得了一些人的理解,让人不禁重新审视那段几乎改变东亚格局的历史插曲。 1988年初,时任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长的张宪义,是台湾秘密核武计划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在那年一月,他悄然将家人送往美国,自己则携带着台湾核武研发的翔实蓝图和关键证据,也登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 这一走,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给当时距离拥有核武器仅一步之遥的台湾当局来了个釜底抽薪。 张宪义的选择并非毫无预兆。故事的伏笔早在他赴美留学深造核物理时就已埋下。 当台湾在对岸大陆1964年核试验成功的刺激下,决心秘密发展自己的“定海神针”时,学成归来的张宪义因其专业背景迅速成为计划核心。 然而,他也在美国期间引起了情报机构的注意,并最终被其吸纳。这位在台湾核计划中冉冉上升的新星,悄然系上了另一根线。 台湾的核武梦,从蒋介石时代萌生,到蒋经国时期持续推进,始终笼罩在美国的阴影之下。 虽然美国是台湾的军事盟友,但绝不容忍其拥有独立研发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早在1955年,双方签订的《原子能和平用途合作协定》便划下了红线。美国对台湾暗中进行的核研究心知肚明,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出手干预。张宪义的“投诚”,恰恰提供了这个契机。 张宪义抵达美国后,台湾核武计划的内幕被彻底摊开。 在美国的强大压力和确凿证据面前,台北方面百口莫辩,不得不承诺永久终止核武器发展,后续上台的李登辉更是下令拆毁了相关重要设施。 一项投入巨额资金、倾注无数心血的计划,就这样戛然而止。 回看这段往事,张宪义的行为无疑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他出生福建,成长于台湾,深受栽培却最终选择“背叛”。 他后来的“和平”说辞,不论是真心还是托词,其行动的客观结果确实是阻止了台湾拥有核武器的可能,避免了台海潜在的核危机。 这段由个人抉择、强权博弈和时代背景交织的历史,至今仍在无声地影响着海峡两岸的现实格局,留下一个沉重而耐人寻味的注脚。 参考:台湾网2007-08-08

0 阅读:0
唐人街卡通人

唐人街卡通人

思念是无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