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场上,美军轰炸机像毒蛇一样紧咬着我军阵地不放,一颗炸弹锁定我军

彩云飘悠念君归 2025-04-02 12:56:33

1950年,朝鲜战场上,美军轰炸机像毒蛇一样紧咬着我军阵地不放,一颗炸弹锁定我军司令部,下一秒,司令部成为一片火海,这样的灾难没人能逃脱,包括毛岸英。 彭总很快收到了相关电报,看着上面的名字,他的心脏隐隐作痛,手指也被捏的发白,他难以接受,甚至再次向前线确认牺牲人员名单。 可是,毛岸英的的确确牺牲了,他从未觉得手中的钢笔那样沉重过,这个无法宣之于口的真相,他怎样委婉的叙写依旧那样残酷。 毛岸英,小时候颠沛流离,革命环境艰难的时候,他在街头流过浪,也在监狱吃过苦。 长大之后才被党组织找回来,很多同志都说,毛主席那段时间,突然容光焕发,精神状态都好了不少。 可惜,父子俩人没有相处多久,毛岸英就去历练了,毛岸英没有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而是独自奔赴自己的前程。 1950年,他主动报名参加志愿军,不明情况的人以为他是在彭总那里“开了后门”。 实际上,他是从李涛那里得到的消息,毕竟这个决定是毛主席当时拍板的,很多人不同意,所以,只有中央的重要领导人知道。 很多人担心毛岸英的安危,就连彭总心中也不安,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多劝两句,毛主席就笑着点头了。 “我儿子来支持我的提议,我应该感到骄傲,他不仅是我的儿子,更是人民子弟兵呀。” 于是,毛岸英就在众人的期盼和担忧中奔赴战场,终于等来的建功立业的机会,他心中激动不已。 于他而言,身为毛主席之子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但是,他也曾因这样的光环而落寞,如果能实打实立功,那他心中也会畅快许多。 彭总除了把控全局,心中还始终压了一颗大石头,毕竟毛岸英同志的安危是他时刻关心的。 可是战场上的残酷,他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将比谁都清楚,战场上的变数太多太多了。 怕什么来什么,那一份伤亡名单让他难过极了,接下来,需要他向国内汇报,可这电报要怎么写,他迟迟下不去笔。 最终,在他写了改,改了删中,一份电报完成了,他不敢想,敬爱的毛主席知道了这个消息该怎么办。 悲伤之余,他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战局当中,这事关国家和千千万万个战士的命运,他耽误不起。 电报回国,周总理久久矗立在窗边,他的眼神中尽是悲伤,手也在忍不住颤抖,这可怎么办呀,三个月的时间,好不容易重聚的父子俩人就这样天人永隔。 他决定暂时先将消息压下来,上报是一定要的,但绝不是现在,因为毛主席还在日夜不停的忙碌着各项事宜。 国务,军务,美国的压力,台方的挑衅,各种各种的事情像一座座大山,压在毛主席身上,没人能想象到那是一种怎样的辛劳。 那时候的毛主席,身体不好,甚至还是病体缠身,这样的打击对一个父亲来说怎么能接受得了。 可纸是包不住火的,等朝鲜战场再次传来捷报,这份电报也被一并递呈上去。 毛主席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看了一遍又一遍,可他作为国家领导人,到底没有在众人面前失态,因为他是所有人的主心骨,他照例神情肃穆的接听报告,处理公务,主持会议。 可他屋子里那数不尽的烟头和湿透的枕巾,无不昭示这位父亲的悲恸的心。 他脸上闪过晶莹的泪珠,可还是声音颤抖的说:“战争总是残酷的,百姓家的孩子会牺牲,我的孩子也会牺牲,就是这样的。” 说到最后,主席的声音已经哽咽了,父爱如山,可是主席对全国人民的爱早就已经超过了对自己儿子的爱,于是,他并没有允许谁搞特殊,而是将儿子的遗体葬在了战场。 众人只看到了主席指点江山的气魄,不知道,他在夜里,在自己的小屋中也曾泣不成声。 信息来源:文汇——还原毛岸英烈士牺牲的历史(真实)过程

0 阅读:63
彩云飘悠念君归

彩云飘悠念君归

彩云飘悠念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