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真的是战斗民族吗?不是的,爱打仗不代表会打仗。不管哪个年代,俄罗斯都不怎么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4-02 14:33:36

俄罗斯真的是战斗民族吗?不是的,爱打仗不代表会打仗。不管哪个年代,俄罗斯都不怎么会打架,从基辅罗斯被拜占庭反过来影响,到沙皇时让波兰杀进莫斯科,再到乌克兰这小地方都啃不动,干不过小国更是家常便饭。上了战场,要么被强敌收拾,要么靠人命耗赢对手。 从基辅罗斯时代起,东斯拉夫人的军事扩张就充满戏剧性。988年的“罗斯受洗”事件中,弗拉基米尔大公为迎娶拜占庭公主,不仅改信东正教,还将多神教偶像抛入第聂伯河。 这种文化妥协本身就暴露了军事胜利背后的政治脆弱性。 17世纪波兰军队曾直捣莫斯科,19世纪拿破仑和20世纪希特勒的入侵虽以俄罗斯胜利告终,但付出的代价堪称惨烈,前者靠焦土政策拖垮法军,后者则以2700万人死亡为代价惨胜。 这些胜利本质上是地理纵深与人口基数的消耗战,而非战术或科技优势的体现。 进入现代,俄罗斯的军事短板愈发明显。2022年俄乌战争初期,俄军凭借130万兵力和4200架战机的绝对优势,却陷入泥潭。 后勤系统的原始性令人咋舌:坦克因缺油在公路上排队,士兵靠民用对讲机联络,甚至出现整支装甲部队因导航错误集体迷路的荒诞场面。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乌克兰,在西方卫星情报支持下,用改装的农用无人机挂载手榴弹实施精准打击,将俄军的“钢铁洪流”变成移动靶场。 这种代差不仅体现在装备上,更反映出军事思维的滞后,俄军仍停留在二战时期的“大炮兵主义”,而乌军已玩转信息化游击战。 苏联解体后,俄军费长期徘徊在GDP的4%左右,2024年每日消耗1.5万吨弹药,却不得不从朝鲜采购炮弹。 士兵的防弹衣被曝光为“淘宝同款”,T-72坦克仍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的火控系统。 反观乌克兰,仅2024年就获得3500亿美元外援,将老式苏制导弹改装成GPS制导武器,甚至用渔船改造无人艇袭击克里米亚大桥。 这种“穷兵黩武”与“以战养战”的对比,揭示了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已从兵力规模转向体系对抗。 更值得深思的是,俄罗斯的军事胜利往往伴随着文化和制度的妥协。彼得大帝改革照搬西欧模式,斯大林时期依赖德国工程师重建工业,如今的“新保守主义”又试图用东正教传统凝聚人心。 这种实用主义路线虽能短期内动员力量,却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军事文化。 当对手不再是可以用“人海战术”碾压的小国,当战场从平原转向城市巷战和网络空间,俄罗斯的“战斗民族”神话便开始褪色。 或许,俄罗斯真正的“战斗精神”在于其对苦难的承受力而非胜利的创造力。 从基辅罗斯的受洗到俄乌战争的僵局,这个民族总能在绝境中展现韧性,但代价往往是高昂的牺牲和战略误判。 正如普京在2013年罗斯受洗庆典上所说:“我们的历史不是胜利的凯旋门,而是血泪浇筑的十字架。”这句话,或许才是对“战斗民族”最贴切的注解。

0 阅读:15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