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68岁的康熙带着弘历去木兰围场打猎,等康熙射中一头熊后,他招呼弘历,去补一

麻麻赖赖 2025-04-02 15:37:56

一日,68岁的康熙带着弘历去木兰围场打猎,等康熙射中一头熊后,他招呼弘历,去补一枪。谁知,弘历坐在马上,一动不动,康熙不悦。谁知,事后,康熙高兴地直呼:“弘历乃福泽贵厚之人!” 1722年,康熙因皇储之争,被儿子们的花样百出,弄得心力交瘁。而四子雍正为人淡泊,喜好看佛经,在家种菜,养花。 康熙觉得四子雍正,是一处温馨的避风港。当雍正提出请康熙去府邸小聚时,康熙欣然前往,想着换换心情。 到了府邸,吃着儿子亲手种的菜,儿媳下厨做的饭,康熙老怀欣慰。所以在雍正提出:“您还没有见过孙儿,让他们给您请个安。” 康熙同意了,并不是康熙见不得孙子,而是康熙的孙子就有97个,着实是见不过来。加上康熙日理万机,而雍正低调做人,所以,的确没有见过雍正的两个儿子。 雍正看父皇同意了,一招手,就有两个孩子走了进来,来人分别是弘历和弘昼。二人同岁,只相差两个月。 康熙一见二人,就放下了筷子,主要是弘历的面容,很肖似年轻的他,且“见即惊爱”,就是他一见就很惊讶和喜爱。 弘历落落大方地行礼,行动敏捷,眼中颇有灵气。弘昼颇为拘谨,两相一对比,弘历越发让康熙有了好印象。 康熙问孙子弘历:“最近读什么书啊?”弘历笑回:“在读《爱莲说》”说罢,一字不落背诵,又详细讲解文章大意。 康熙更为惊喜,12岁的孩子,如此能耐,已经是自己所有孙子中的最佳。 康熙开怀大笑,满载而归。因为目前他选皇储,不仅要看儿子,还要看儿子的儿子,是否有能耐,悟性,如此才能后继有人。 这次在雍正的府邸小聚,让一直很忧愁的康熙,看到了希望。晚上的康熙躺在床辗转反侧,隔日一早,就下令左右,去拿孙儿弘历的生辰八字。 等拿到弘历的生辰八字,得到的批语为:“此命贵富天然,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 康熙大悦,之后就把弘历“养育宫中”。就是康熙把弘历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教。此时的雍正心想,亲情牌总算成功了。 其实雍正并非真的无意皇储,他只是藏的很深,不愿意展示人外。毕竟此时形势并不明朗,且父皇康熙身为皇帝,也很忌讳争权夺利。 不过,雍正表现的不显眼,并不意味着他什么都不做,打算无为而治。他会不经意间,展示自己的能力。 之前,皇太后去世,康熙把丧事交给雍正安排,他打理的井井有条,给康熙皇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知道四子雍正是有才能之人。 雍正安排弘历与康熙相见,是因为他也发现儿子弘历的奇才,一定可以得到康熙的喜爱。 弘历和弘昼小时候,先生一同授课,弘历都背了3章书了,弘昼还在第一章磕磕巴巴。雍正总结,儿子弘历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还有弘历擅长武功骑射,情商高,很有眼力劲,性格沉稳,会说俏皮话,很讨人喜欢。故而,雍正打出弘历,爷孙情的亲情牌。 果然,康熙亲自抚养弘历,二人在避暑山庄,相处了5月之久。在弘历读书时,康熙会一字一句地讲解文章的释义。 在吃饭时,康熙会不断地给弘历夹菜。甚至康熙在接见大臣时,弘历就屏息静立在一侧,康熙允许他旁听。康熙提笔写字时,弘历就负责研墨抻纸。 如此,爷孙感情越发深厚,康熙正在心中暗暗盘算之际。之后发生的事情,加快了他下定决心的进程。 有一次,康熙泛舟湖上,弘历在附近山上玩耍。看到康熙的船靠近,弘历立刻着急忙慌地跑过来,康熙看到,忙说:“慢着点,别摔倒了。” 之后,康熙带着弘历去木兰围场打猎,等康熙射中一头熊后,他招呼弘历,去补一枪。谁知,弘历坐在马上,一动不动,似乎睡着了。 康熙不悦,再次催促,弘历似乎被惊醒一般,才要动作。不料,那头熊猛地站起,就要扑过来。 康熙赶忙再补一下,射中后,熊才彻底去世。事后,康熙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弘历一开始听指令,那么此刻一定命丧熊掌之下。 所以在《清高宗实录》中,记载说:“事毕,入武帐,顾语太妃曰:‘是命贵重,福将过予’。” 康熙说,弘历福泽贵重,是大福之人。之后,康熙去见了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 康熙一见,上下左右大量一番,不禁说道:“果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 只见钮祜禄氏方头大耳,鼻直口方,长得很喜庆,符合中国传统相术中的“福相”标准。 康熙看完很满意,起驾回宫。而雍正心下暗喜,离皇储更进一步。 之后,雍正被康熙“秘密立储”,藏于正大光明牌匾之下。 后雍正顺利继位,励精图治,可过于勤快,英年早逝,享年57岁。 弘历就在25岁时,顺利登基为帝,史称乾隆。之后,开始长达60年的皇帝生涯。他不仅是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雍正的未雨绸缪,细细谋划,的确技高一筹。他不仅为自己谋得了皇位,还为自己的儿子谋得了皇位!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雍正和乾隆,没有过人的本事,怎么可能入得康熙青眼。 所以,时间是最公平的,我们不要把它浪费在看剧追小说了。沉下心来,多看书,多学习,丰富自己的能力,从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0 阅读:138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