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康熙召见孙子弘历。弘历过来请安后,耷拉着脑袋,康熙好奇:“这是怎么了?”弘

麻麻赖赖 2025-04-02 15:44:41

一天,康熙召见孙子弘历。弘历过来请安后,耷拉着脑袋,康熙好奇:“这是怎么了?”弘历答:“孙儿好累,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不完的功课!”谁知,康熙一听竟点头道:“朕也是这样过来的。” 弘历这么说,是有原因的。他所参与的教育体系堪称“557”。具体意思就是早上5点开始学习,下午5点,一天的课程才能结束,一周上7天了。 包括弘历在内的皇子皇孙们,得在凌晨3点起床,然后去上书房。主要学习的科目有三类: 第一:语言类,满蒙汉三语。 第二:儒家经典,比如:四书五经、国史圣训、诗词歌赋、策问等。 第三:弓箭习射。 第四:书法课。 具体安排就是早晨五点钟开课,上来先学习儒家经典,先复习昨天的讲解课程,然后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学完了还要背熟,读背要满120遍。 在儒家经典课,学习结束之后,就是上语言课,主要是由内谙达来教,满文和蒙文。 在这里补充一下,康熙平时和他的儿孙子们说话,公信都是用的满语,他对这事是非常重视的,他认为国语骑射是他们民族性的一个物化体现,所以三令五申不许丢。 康熙那个国语指的就是满语,并且包括满语信,他还要求儿孙们必须得亲手写,不许找人代笔。太子和老三就都曾经因为让满族包衣做代笔,被康熙给揪出来过。 语言课之后是书法课,皇子皇孙们得要练字,这一通折腾下来,基本上就到下午一点来钟了。 这个时候,开始安排午餐,等侍卫就把饭给送上来,太傅和皇子皇孙们一起吃,没谁有特权,吃完之后不能休息,要继续背诵儒家经典。 之后就是弓箭骑射课,要和武谙达开始学习骑马射箭,再折腾俩小时。到了下午三到五点钟左右,干了一天活的康熙就会过来,抽查皇子皇孙们的功课,所以说直到晚上五点来钟。一天的课程,才能结束。 清朝皇子皇孙们读书是没有休息日的,一年只能在元旦、端午、中秋、皇帝万寿以及自己生日,一共休息五天,即便除夕也只是早点放学而已,并不休息。 此外,北京夏天太热,所以会在三伏内30天左右上半天课,剩下的一年中所有时间,皇子皇孙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苦读学习。 所以皇子皇孙们真的过的很苦,弘历就聋拉着脑袋,跟康熙吐槽:孙儿太苦了。 康熙却笑着说:“朕也是这么过来的,朕曾经背书背到咳血。” 弘历大吃一惊,他好奇的看着祖父康熙,等着他讲诉原因。 在早年间,6岁的康熙在祖母孝庄的帮扶下,登基为帝。可辅政大臣们,大权在握,康熙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祖母孝庄为人聪慧,又好读书,于是告诉康熙:“如果觉得难受,又没有方向,就去书中寻。” 当时的清朝,对于皇帝也是安排了每日功课,康熙本来就很用功,听完祖母的话,就更用功了。 如是,康熙在幼年父母双亡,群臣环伺的情况下,最终走成了一代明君,大多得益于教育。 教育和读书让康熙人熬过了很长一段隐耐的时光,并且最终进阶成了千古一帝,所以康熙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想把这种模式平移给子孙后代。 而康熙的皇子们教育,的确非常成功。应该算成是中国封建史上平均素质最高的一批皇子天团,他们真的文武双全,这一批人才就是这么教出来的。 其实,如同现在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么要孩子出息,最主要的就是以身作则,康熙就是这样做的,所以他的子孙后代,才能如此成才。

你怎么看?      

0 阅读:1075

评论列表

Ruby

Ruby

2
2025-04-03 11:50

不学算术?

吃美了

吃美了

1
2025-04-03 10:02

方松点就出来洗[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