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彬彬:开国上将之女,毛主席亲笔提名,却移民美国,30年后忏悔 宋任穷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当地的农民运动。 次年,他参与秋收起义,并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 宋任穷在红军时期担任团政委和师政委,参与了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的重要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加入八路军,并在河北南部开辟了抗日根据地。 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宋任穷领导部队在敌后坚持战斗,甚至在自然灾害中苦撑局势。 1951年省委机关刚刚成立,宋任穷因过度劳累而生病,依然坚持工作。 在此期间,省委副秘书长孙康注意到他的身体状况,曾建议为其购买一些营养品,但宋任穷坚决要求不能使用公款。 他坚决反对铺张浪费,面对有人提议用大量资金建设围墙,宋任穷提出了节约开支的建议,拒绝了这一计划。 1977年,宋任穷被任命为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 七机部的任务艰巨,涵盖了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等尖端技术,宋任穷在工作中调动了各方力量,恢复正常的科研秩序。 1977年底至1978年初,宋任穷担任七机部部长时,十年的动荡让这个曾经辉煌的国防科研单位严重受损,干部职工士气低落,科研生产也陷入停滞。 宋任穷决定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深入一线、直面问题。 他明确指出,七机部的核心任务是重启航天事业,推动“三抓”工作,即: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巨浪一号潜射导弹、以及三三一通信卫星工程。 他通过不断学习和虚心请教专家,迅速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个领导者。 在他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深入实际,亲自到基层调研、了解情况。 他提出了党组分工负责、协同合作的工作原则,要求干部职工少说多做。 1978年,宋任穷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亲自带队前往内蒙古的一个科研基地,慰问寒冬中的职工。 宋任穷在与干部职工的接触中,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困境。 他协调各方资源,并安排专列运送大米和海鱼。 更为重要的是,宋任穷不仅关心职工的生活,他还非常注重与科技专家的合作。 在一次对航天科研的座谈会上,他亲自探访了一位曾被误认定为嫌疑特务的科学家,表示一定为其解决问题,并承诺让他继续参与重要科研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七机部不仅恢复了科研生产秩序,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多个重大科技项目。 另一方面,他的女儿宋彬彬的故事令人注目。 1972年,宋彬彬进入长春地质学院学习。 四年后,她又踏入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早期的学习经历让她形成了独立的学术观点,然而,她认为真理只有一个,任何不同的声音都是错误。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彬彬越来越感到自己与国内学术环境的格格不入。 她渴望能够置身于一个只有单一声音的学术环境中。 她最终决定去美国,尽管这一决定与她的父亲宋任穷的看法完全相悖。 对于他来说,女儿的决定无疑是对家庭价值观的背离。 然而,宋彬彬最终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航班。 二十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美国的波士顿大学,开始了地球化学的学习。 她曾希望能找到严谨的环境,但很快她发现,每当她提出自己的看法时,都会面临来自同学和教授的反驳。 与国内注重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同,国外教授推崇独立和创新的研究方法。 她的孤立逐渐加深,几乎将自己封闭在实验室中。 尽管如此,宋彬彬最终在波士顿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博士学业。 毕业后,她被美国政府招聘,担任麻萨诸塞州环保局的环境分析官员,并在那里工作了14年。 虽然此时她已加入美国国籍,但她意识到,曾经对美国的理想化并不符合现实,政府的运作远没有她所想象的那样公平。 这一过程中,宋彬彬开始萌生回国的念头。 然而,她的回国申请被多次延迟,经过了漫长的审查过程。 尽管如此,最终她还是获得了回国的批准。 回国后的宋彬彬选择了低调的生活。 她深知自己的过去可能会受到一些批评,因此尽量保持低调。 直到2007年,宋彬彬出席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校庆活动,并被评为“知名校友”。 许多人质疑她为何会获得这样的荣誉。 原来在她回国后,宋彬彬投身于环保公益事业,她不仅捐资建校,还为国家的环保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1]徐贲.宋彬彬的“错”和“罪”[J].新世纪周刊,2014(3):8-8
毛泽东在军事上的4大疑问:第一,为什么从来不拿枪?毛主席是中国近代公认的
【1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