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和许世友下棋,主席上来先走老将,许世友懵了,问道:您是不是走错了?毛主席叹了口气,说道:我这个老将,谁也指挥不动喽,只好自己挪挪喽! 1973年12月的一天,毛主席的办公室里,一盘象棋摆在案几上。许世友刚刚推门而入,面对主席的邀请,他略显拘谨地在棋桌对面坐下。这两天来,关于军区调动的事情,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可面对眼前的毛主席,那些话又说不出口了。 "来,下盘棋。"毛主席发话了,"你执红子,先走。"许世友推辞了几句,但见主席坚持,只好应下。他思忖片刻,移动了一个小卒,直接往前推进。这一步棋走得颇具进攻性,也很符合许世友的性格特点。 谁知毛主席看着棋盘,沉思良久,竟然一反常理地将自己的老将往上挪了一步。这个出人意料的走法立刻引起了许世友的注意。在象棋的布局中,开局动用老将实在是不常见的策略。许世友懵了,问道:“您是不是走错了?” 毛主席叹了口气,说道:“我这个老将,谁也指挥不动喽,只好自己挪挪喽!”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却让许世友豁然开朗,立即起身向主席敬礼,表示坚决服从组织调动。 12月22日,中央刚刚正式宣布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命令。这项决定源于12月12日的一次重要政治局会议。当时,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局势,特别是在清除林彪余毒的背景下,军队的重组和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 在那次会议上,毛主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的提议。这一决定获得了包括叶剑英、周恩来等人的一致支持。会议期间,毛主席还特意提议大家一起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以强调全党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这项调令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阻力。许世友便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位。作为南京军区司令员,他当场表示不愿意调动,并援引毛主席曾经对他说过的话作为理由,声称要一直待在南京军区。即便周恩来和叶剑英多次找他谈话,他的态度仍然没有改变。 这个情况很快传到了毛主席耳中,出人意料,毛主席并没有动怒,而是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他让汪东兴去请许世友来中南海下棋。这种看似简单的邀约,实则蕴含着深意。 毛主席深知许世友的性格:这位老战友虽然脾气倔强,但对党和革命事业始终忠心耿耿。与其采用命令和批评的方式,不如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化解他的顾虑。这一局棋,看似是一场普通的对弈,实则是一次充满智慧的思想交流。 1935年8月,在四川的红四方面军驻地,毛主席与时任红四军军长的许世友有过一次长谈。这次谈话不仅改变了许世友的名字,更奠定了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基础。 当时,许世友还叫"许士友"。他向毛主席解释,自己原名"仕友",入伍后将"仕"改成"士",是因为想永远做一名普通士兵。毛主席听后,建议他把"士"改成"世",寓意要做世界人民的朋友,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许世友的赞同。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成为了许世友日后经常向他人讲述的一段往事。 在接下来的革命岁月中,许世友成为了少有的几位可以带枪、且允许子弹上膛进入中南海见毛主席的将领之一。这份特殊的信任,源于两人之间建立的深厚革命情谊。每当许世友到访,他们常常促膝长谈,讨论军事部署,也会闲话家常。 1935年至1936年间,张国焘分裂党的行为给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害。作为红四方面军的将领,许世友毅然选择与大多数指战员一起离开张国焘,北上与毛主席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会师。1937年春,在批评张国焘错误路线时,许世友因曾与张共事而受到牵连。 当时,许世友一度产生了离开陕北、回四川打游击的想法。这个计划被发现后,中央军委下令将他关押。但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亲自调查核实,并且亲自前往探望许世友。毛主席当场为他松绑,明确指出张国焘的错误与许世友无关,这让许世友深受感动。 多年来,许世友虽然以性格火爆著称,但他对毛主席始终保持着特殊的敬重。他的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的性格,反而赢得了毛主席的欣赏。正是这种相互理解和信任,让1973年底的那次军区调动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在得到毛主席的点拨后,许世友立即返回南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交接工作,随后赶赴广州军区就任新职。这次调动不仅体现了组织的决心,也展现了革命战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次调动是正确的。1979年对越反击战期间,许世友作为广州军区司令员,带领部队取得了重要战果。 这段跨越数十年的革命友谊,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毛主席与许世友这样的革命战友之间,始终保持着亦师亦友的真挚情谊。这种情谊超越了简单的上下级关系,成为了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1973年,毛主席和许世友下棋,主席上来先走老将,许世友懵了,问道:您是不是走错
清风拂面剑如霜
2025-04-02 16:06: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