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苏东坡邀请佛印喝酒,佛印欣然前来。苏轼嘬了一口酒,笑道:“和尚,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双手合十:“像尊佛!”苏轼却道:“我看你像一坨屎!”谁知,佛印笑而不语,竟不生气。 苏东坡和佛印乃至交好友,二人相识与年少,随着岁月的增加,情谊越发深厚,相互辩禅也时有发生。 佛印早年乃少年天才,因贪看宋神宗龙颜,被册封为“了元”和尚。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和苏东坡的友情。 一日,苏东坡邀请佛印喝酒,酒过三巡。 苏轼嘬了一口酒,笑道:“和尚,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双手合十:“像尊佛!” 苏轼却道:“我看你像一坨屎!” 谁知,佛印笑而不语,竟不生气。等苏东坡乐呵呵回家去,对着苏小妹得意炫耀。 只见苏小妹一听,笑道:“佛心中有佛,故而,见谁都是佛。哥哥你呢?” 苏东坡一愣,那他心中……,立刻恍然大悟,难怪佛印笑而不语。 为了找回场子,过了几天,苏东坡去相国寺找佛印和尚,谁知佛印不在,他的小僧童在。 苏东坡戏谑道:“秃驴何在?” 谁知,小僧童边扫地,边说:“东坡吃草。” 苏东坡一听,这斗不过佛印,连他的小僧童也这么厉害。他也不在意,留话说,请佛印明日来家中吃“半鲁”。 隔日,佛印和尚应邀前来,只见苏东坡端出来一条鱼。 佛印很纳闷,他问苏东坡:“半鲁就是鱼啊?” 苏东坡点头:“和尚,你有口福了,半鲁可不就是鱼嘛!” 佛印点点头,和苏东坡饱餐一顿,临走前表示,东坡明日请来相国寺里,也请吃“半鲁”。 苏东坡一听,不就是鱼嘛,去吃就是了,反正他和佛印都爱吃鱼。 谁知,等他过去,佛印一直忙着在静室打坐,留苏东坡在院子里晒了大半天太阳。 等佛印总算出来,苏东坡跳脚道:“鱼呢?” 佛印双手合十:“施主,佛门重地,不食荤腥。老衲是请你晒太阳的。” 苏东坡一听,“半鲁”的下半部分啊。他只能对着佛印面无表情的笑。 苏东坡连续3局都输了,干脆不去找佛印玩耍,自个在家自娱自乐。 过了几日,苏东坡忽然又想和佛印斗嘴,没有打招呼,就去了佛印的住处。 谁知,他刚到,就见佛印在闭目养神,敲木鱼。可苏东坡鼻子很灵,他闻到了淡淡的鱼味,心想一定是佛印在偷吃,左右环视,看到了大磬,确认一定在此处(也就这里放的下鱼)。 苏东坡也不急,他双手背后,踱步道:“和尚,向阳门第春常在,下一联是什么?” 佛印继续敲着木鱼,面容木纳道:“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一听,便哈哈大笑:“如此,既有余,和尚,你就把藏在大磬下的鱼,拿出来吧!” 佛印无奈,只能把鱼拿出来,与苏东坡共享。 这一局,苏东坡险胜。 过了几个月,苏东坡也煎鱼准备下酒,准备偷得浮生半日闲。谁知,佛印正好上门拜访,苏东坡计上心来,把鱼藏在了书架上,用帘子遮住。 佛印进来后,一下子嗅到了煎鱼的香味。看着苏东坡得意的小表情,佛印假装不知情,随口问:“东坡中,你的苏姓怎么写啊?” 苏东坡不明所以,不过也诚实回复:“草字头,下面的左边的是鱼,右边是禾。” 佛印又问:“那下边的鱼和上边的草字头,可以互换位置吗?” 苏东坡道更摸不着头脑:“自然不行。” 这下佛印笑了:“既然不行,为何你把鱼放在书架之上呢?” 苏东坡一听,总算懂了佛印的未尽之言。他只能把鱼拿出来,和佛印一起分享。 这一局,佛印和尚胜。 苏轼与佛印虽在一起就是逗趣,可就是越处越可乐,二人就相约外出游玩。 这一日,苏东坡和佛印在和尚游览瘦西湖,湖水山光,悦人耳目,鸟语花香,心旷神怡。 苏东坡慨然良久,正准备赋诗一首。谁知,佛印竟然把他提了诗的扇子,顺手扔到了水里,并呵呵笑道:“水流东坡诗(尸)。” 苏东坡一愣,立刻反应过来,遥遥一指,远处正有一只狗,在啃骨头吃。他对着佛印挤眉弄眼:“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大声朗诵:“阿弥陀佛,我和东坡打闹,我佛请勿见怪。” 苏东坡也赶忙双手合十,共同吟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一次,二人总算平局。 以上的故事,出自《苏东坡传》。良师益友,说的就是苏东坡和佛印吧,他们惺惺相惜,彼此体谅,一起成长。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曾说:“恕我直言,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 喜爱苏东坡的洒脱,佛印和尚的淡然,一切一切的,他们在那个时代,熠熠生辉。在我们现在的时代,依旧闪闪发光,为后人点亮迷茫时的灯塔,让我们更有力量。 你怎么看?
一日,苏东坡邀请佛印喝酒,佛印欣然前来。苏轼嘬了一口酒,笑道:“和尚,你看我像什
寻墨阁本人
2025-04-02 16:14:45
0
阅读:0